高中记叙文《浅析桃花坞》》1100字

时间:2022-11-08 09:14:22 | 来源:草料作文网

桃花在中国文学史上历来象征着一种美好的期许。如《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为人们心中的理想生活,诗经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描写新娘的年轻貌美。而《桃花坞》中的少女桃花便是在这样一种期许下出生、成长,桃花坞的存在既是少女不切实际的天真想法,却也在同时给予了她一种在困境中的美的自信与姿态。

少女桃花、自然桃花与桃花坞构成了全篇的核心意象。少女与桃花的联系开始于父母的期许,“你出生那时候……看到很多桃花飘下来,跟下雪一样”。这样美好的场景打动了桃花,于是,她与桃花的缘分就此开始,并贯穿了她的一生。作者通过三次桃花的想象反映出她与桃花的联系。读书时,她“捧着书本,来到几棵树下,背一些和桃花有关的诗句……久而久之,桃花觉得,自己也变成一朵桃花了,轻盈的飘上了枝头”“飘”字,将桃花花瓣的轻盈生动地描写出来,在少女的美好幻想中,桃花与人出现了融合,人花合一。第二次想象是在听到桃花坞后桃花对桃花坞的想象。桃花从向往像桃花的自己转为向往有着大片桃花的桃花坞这个美好的地方。“她的脸上全被桃花覆盖了”既暗示桃花已经完全深陷于虚幻的想象当中,又是人与花的进一步融合。而在那之后,大山“把桃花的脸看成了一朵粉红色的桃花”。此时,桃花的美好全然绽放,此时的她被桃花赋予了一种独特的美,而这种美是根植于她对于桃花的想象的。总而言之,一方面,“飘”“被桃花覆盖”可以说是桃花被美好的幻想全然蒙蔽,沉浸于“桃花坞”这样美好世界的幻想,忽略现实;另一方面,这种幻想也赋予了少女桃花一种美的姿态,而这种美的姿态放在她的生长环境中显得尤为动人。

桃花对生活的美好想象与追求与她本人悲剧的出生、经历对比,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艺术张力,进而凸显出桃花的“美”。桃花童年时,院子里是“一树绿叶或是光秃秃的枝丫”,长大后“因为成绩差,就没去读了”因而“去打工了”,遇到大山后,却被欺骗,发现想象中的世外桃源“稀稀拉拉的是一些松树”,因而“心凉透了”。“她家的院子里,没有桃树,有的只是几棵李树,树干上全是黑黑的翻卷的皱褶”,这与她对于桃花坞的想象天壤地别。“她的眼前出现了大片大片的桃花,出现了纷纷扬扬,像雪花一样飘落的桃花”,“大片大片”“纷纷扬扬”“像雪花一样飘落”这几次对桃花的重复描写勾勒出想象中桃花坞的美好景象,如梦似幻。幻想与现实对比鲜明。与之相对的,是作者对于少女桃花的美的描写。“桃花觉得,自己也变成一朵桃花了,轻盈的飘上了枝头”“把桃花的脸看成了一朵粉红色的桃花”。苦难中绽放的靡丽之花、淤泥中生长的青莲总是令人动容的。艰苦的环境并没有令桃花消颓、泯然,对桃花的幻想、向往赋予了她面对这一切的勇气与力量。也正因如此,她在最后选择自己栽种桃花的举动、她选择破灭自己的虚妄幻想、构造真正的“桃花坞”的力量,恰恰来源于她从小的这份向往。这是非常有趣的一点。

全文有两条线,一是桃花在经历磨难后,明白桃花坞只能靠自己获得的道理,成长为独立的女性;二是她对桃花的向往赋予她独特的魅力。这两条线相互交织,构成了《桃花坞》这篇美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