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地方风物作文《闽南古厝那些事》1000字

时间:2022-11-10 09:46:23 | 来源:草料作文网

“有几间厝,用砖仔砌,看起来普通普通,时常出现在我的梦中,那便是我的故乡……”这首歌中的“厝”在闽南语中便是指人居住的房屋。比如“转厝”,就是“回家”的意思;再比如“恁厝”就是“你们家”的意思。“厝”,在闽南语里天然就有一种温暖的感觉。

“厝”在《诗经》中为“佗山之石,可以为厝。”说的是:古昔之人初来乍到,一无所有,便利用现成的山崖,权当遮风避雨之所。厦门农村的老房子,大多是红砖古厝。古厝最早出现在100多年前,那时的闽南人家已经完善了古厝的整体。古厝较多运用砖瓦等原材料。多用条石砌底基和红砖砌筑外墙。大多数采用燕尾式脊角,弯曲起翘,华丽动人。

比起古厝外表,古厝的构造则更为精妙。巧妙结合了居住、家庭教育系统、宗庙祠堂三位一体。再根据三个所需要的开间位置和开间大小,可分为三间张、五间张。再根据进深大小可分为“一进”“二进”……至“五进”。正是因为这种构造,让古厝的占地面积少说也得有数百平方。一眼望去就像个缩小的皇宫。

我外婆这辈便拥有一栋完整的古厝。属三进五间型。远望古厝,除了屋顶两个弯曲翘起的燕子尾巴似的屋脊,最显眼的便是那红砖墙了。近看,红砖墙上红砖排列整齐,贴面嵌成各式各样的图案。还雕刻着美丽的花纹,尽管这座古厝是1894年甲午海战后建成的,但墙上图案现在仍然清晰可辨。

我儿时,有一次和小伙伴玩捉迷藏,地点选在古厝里。在找寻玩伴时,面对大而古老的古厝,竟让我不知所措。搜寻着玩伴的身影,已至黄昏,我才搜寻完“一进”和“二进”。天真无邪的小时的我,见“二进”处有一张方桌,桌上摆着水果,累坏了,便抓起一根香蕉吃,一边吃一边想,为什么这里会有那么多人的照片,还是黑白色的......后来我才知道那是祭祀祠堂......

过年过节回外婆家里,母亲常说起小时候的事。她说:那个时候没有什么高楼大厦,我和你的外公外婆住在西南边的一个小开间里。和我们同住的还有8户人家。早上,你外公和你外婆出门去干农活、喂鸡。我和你舅舅在门前的空地与其他人家的小孩子一起玩耍、踢毽子、翻跟头,不亦乐乎。中午,各户人家各自回家吃饭,饭后便坐在正庭闲聊家常、晒太阳。下午,他们便又去干农活了。每当到了拜佛、祭祠的日子,全院子聚集在一起拜问上天、祈求平安。

碰到喜事丧事的时候,整个家族便会聚集在一起,互相帮忙。如我们家有事需要帮忙时,你外婆出去呼唤一下,别家的人便会热心来帮助,哪怕是生病了也会过来看望一下。不像现在城里的高楼大厦,多年的邻居仍然陌生。可惜的是,因为城市的发展,大多数的房子都拆迁了,拆散了原本住在一起的几户人家。原来仅有的几栋的古厝也就成了只用于观赏的文物古迹了。

听完母亲的话,我不禁感慨,从小就住在钢筋水泥房子里孤独玩耍的我,很遗憾不能体会到母亲那时候在大厝内生活的纯真和乐趣。楼房越来越高,人却越来越远;房子越来越漂亮,人却越来越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