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的教学反思(最新8篇)

时间:2023-04-22 08:30:26 | 来源:草料作文网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虎知道为您带来了8篇《社戏的教学反思》,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社戏》教学反思 篇一

《社戏》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为我们展示了色彩斑斓、充满了浓郁地方色彩的民俗文化,第一篇就是鲁迅先生的《社戏》。这篇文章并不艰涩,寓意也不是很深刻,语言充满了童年的活力,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湘西特有的水乡美景图,读来令人陶醉。

单元导读明确指出:“学习本单元,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为此,在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时,我充分考虑到了这样一个总体性的学习方法和目标,“理解课文”成为了我确定的首要教学目标,其次便是“品味、积累优美的语句”。而教学方法则以教师的讲授、启发为主,进而引导同学们对课文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经过两天的准备,我设计了以下方案(只择其要):

一、教案设计

预习要求:

熟悉课文,掌握“归省”、“行辈”、“不惮”、“撺掇”、“委实”、“凫水”、“依稀”等词语。

教学要求:

感受课文中刻意经营的气氛,感受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浪漫情怀;以问题促理解,要注意问题的切入点;

在课堂上教师着意引导学生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重难点:为什么“我”直到现在还怀念那场戏?

课堂导入:

每个人都有童年,每个人都有难忘的童年,你的童年生活有什么难忘的事情呢?为什么你会觉得它难忘呢?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童年生活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喜悦,也有遗憾。但是当你回味自己的童年生活时,总是充满了向往和美好,将这段远去的岁月编织成一个美丽的梦。凡人一样,伟人也一样。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绍兴,走进鲁迅,走进社戏,去感受那一份美好的回忆吧!

整体感知:

1、复述故事情节。

2、点拨:结尾强调了什么?

3、思考问题:那场普通的社戏,为什么令作者难以忘怀呢?

4、梳理文章结构(兼板书设计)

看戏前看戏时看戏后

优待盼偷豆山水好

乐土悠闲惜一波三折乐土

朋友急送豆人情深

活动

月下行船月下归航

5、问题设计

(1)、“乐”在那里?有没有不乐的事情?

(2)、白天“我”做了什么事情?

(3)、“我”起先为什么不能去看戏?

(4)、“我”获准去看戏时,有什么样的心情?

(5)、看戏过程中“我”的心理变化过程如何?

(6)、“偷”罗汉豆事件在看戏归途中起了什么作用?

(7)、“我”到底在怀念什么?

(8)、乐土与理想世界有什么联系?

巩固扩展:

处理课后习题一、二。

教师小结: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童年时看童年与成人时看童年是截然不同的。

布置作业。

二、过程描述

我信心十足地走进七年级

(一)班教室,后面坐着教研组成员和校领导,虽然心里多少有点紧张,但还是镇定下来。

师:每个人都有童年,每个人都有难忘的童年,你的童年生活有什么难忘的事情呢?为什么你会觉得它难忘呢?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马上有七八个学生举手,看来学生对这个话题还是比较敢说的,尽管有听课领导在,但学生还是尽力配合。)

生:我小时侯去钓虾,结果掉在水里„„

生:我非常喜欢邻居家的花,就偷偷地摘了一朵„„

生:小时侯第一次抄作业,结果被发现了„„

„„

„„

三、教学回馈

听课老师评价:

(1)、没有体现新课标的精神,没有注重朗读,没有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等。

(2)、没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课堂气氛沉闷,不相信学生的能力,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3)、把答案简单地塞给了学生,而没有体现“教”的过程。

(4)、内容杂乱,不易掌握,看似全讲到了,实则什么重点也没有。

(5)、问题设计的不够巧妙,切入点把握的不够,学生不能就问题进行深入的挖掘,只能简单地回答“是”或“不是”。

(6)、缺乏技巧,课堂艺术性不高,教学思路单

一、失去了活力。

(7)、对教材的钻研浅尝辄止,对中心问题把握不够。

(8)、学生手头有教学用书,容易照本宣科,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回馈:

(1)、好象教师换了一个人一样,跟以前的风格不同,学生感到不适应。

(2)、教师越是想调节气氛,学生越是不敢活跃。

(3)、学生对课文内容还是没什么感觉。对社戏之美的感悟更无从说起。

(4)、开头的问题太难了,学生生怕说错,影响了课堂积极性。

四、教学反思

痛定思痛,在当天晚上我作了反思:为什么会出现满盘皆输的情况?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灵动的,学习是能动的,所以教师教学模式绝不能是单

一、固定、僵化的。教师只应该是教学过程的调控者,教学智慧的归纳者,教育情境的诱发者,教学秩序的维护者,教学流向的引导者。教师的主角意识越明显,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越被动。教师要善于抛砖引玉,而不

要越俎代庖。教师越是要把学生往自己预定的思路上引,就越是忽视了课堂的随机性。尤其在上公开课的时候,心态一定要端正,不要老想着教师唱主角,否则只能是“独角戏”。

教师要教给学生的,必须要通过学生之口体现出来。教的结果诚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学的过程。课堂问题的提出,最好是切入点小、挖掘度深,而不应该是简单的“是”或“不是”。课堂问题的设计应该有梯度,先易后难,所谓渐入佳境就是这个道理。最大的忌讳是“开门设虎”,一开始就提出一个较难的问题,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展开。

社戏之美,不在戏本身,而在于看戏的情境,看戏的一种生活体验,对童年生活的梦幻性的回忆。文章中写到了许多与戏无关的人和事,看似闲笔,实质上正是文章充满理想之美的体现。闲人闲事是文章的前期情绪积累,到最后喷薄而出,通过看戏、偷豆等事例沉积下来。至于文章中两处写景,实在是景由心生,美景美情相得益彰。故文章的教学重点应该是分析“我”的遇到的人和事,还给他们以生活的色彩,将文章内容立体化。

《社戏》中的主人公,其实和我们的学生年龄差不多,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抓住这一共性,引导学生进行感悟,从而体会到语文不仅仅是枯燥的说教,更是身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堂课,并不要求教师把所有的知识点都教给学生,要把思考、探究的权利还给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会为了给自己戴上新课标的帽子,强制地要求学生为了讨论而讨论。真正的讨论是学生自觉的流露。在教学内容上给学生留一点余地,不要剥夺了学生求知的空间。

一堂课,必须解决一个中心任务,这个中心任务的解决必须对学生解决以此相关的问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五、对比教学

鉴于以上的回馈与反思,我调整了教学思路,在第二天走进了七年级

(二)班的教室。

(以下为择要)

教学要求:

感悟社戏之美(人物美、人情美、景色美)

教师角色定位:

教学过程的调控者,教学智慧的归纳者,教育情境的诱发者,教学秩序的维护者,教学流向的引导者。

(从预习情况看,一班与二班的情况差不多。)

课堂导入:

以“童年的趣事”引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提示《社戏》中的很多人物也和在座的同学是同龄人,“同龄人”一词拉近了距离,为课堂分析创造了轻松的环境。

探究学习:

(归纳部分为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的梳理)

师:社戏是每个地方都有得看吗?

生:不是,社戏是绍兴的特色。(课文注释中进行了解释)

师:文中写到了三个地点:鲁镇,赵庄,平桥村。那么,“我”在哪儿看的社戏呢?

生:赵庄。

(由此引出对三个地点特点的分析)

鲁镇:最大,规矩多,人有知识,说话讲究艺术,社戏一年几次等。

赵庄:稍大,经济能力比平桥村强,社戏一年一次等。

平桥村:最小,自由,偏僻,待人真诚。

学生明白了“我”在鲁镇受拘束,而在平桥村则比较自由,白天生活枯燥,而晚上的社戏带给“我”精彩。)

师:“我”和谁一起去看戏的?

(由此引出对文章人物的分析)

外祖母:疼爱我,直爽等。

母亲:疼爱我,说话讲究艺术,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等。

八公公:精细,善良,勤劳等。

六一公公:淳朴,善良等。

双喜:富有领袖气质,善于说话,有组织能力等。

阿发:有组织能力,淳朴,有童趣等。

桂生:为人厚道,关心他人等。

(通过人物分析,学生感觉到这些人物好象就生活在他们的身边,富有生命力。还有的学生余兴未尽,把“我”也进行了分析。)

“我”:念过书,不会从事乡间劳动,不敢表露自己的想法等。

师:看戏之前和看戏之后“我”的感觉怎么样?

(学生从文中找出“无聊”“轻松”等词语,并结合自身体验进行述说,较好地体会了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

师:如果你是“迅哥儿”,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各有侧重,教师进行了归纳)

环境:江南水乡的悠闲,亲情友情的感受,少年冒险的新奇等。

气氛:自由自在的生活,童年游戏的乐土等。

心情:看戏前的苦盼,看戏后的愉悦,犯错偷豆反而受到赞扬的心旷神怡,月下行船的兴奋等。

(在此基础上,学生就不难理解文章中“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

六、自我评价

教师的指导思想对教学效果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前堂课,我竭力地想把自己的东西教给学生,结果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最终陷入僵局。后堂课,我隐藏于教学过程,看似只解决了一个问题,但却唤醒了学生的感悟能力,学生觉得有与教师交流的必要,以能在班级中分享自己的情感与体验为荣耀,这一点是成功的。

李艳

太山乡一中

2012-6-5

《社戏》教学反思案例

单位:太山乡第一初级中学

姓名:李

2012-6-5

社戏教学反思 篇二

本节课的教学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学生互动进取,探究比较深入,能够说到达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本节课也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是学困生的进取性没能调动起来,他们基本上充当了合作探究过程中的看客。如在归纳三个波折三个转机的教学环节中,他们的表现差强人意。因为时间的关系,在教学第四环节品味结尾时草草收兵。如果有机会重上此课,我将重点研讨如何调动学生的进取性,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真正读懂课文,都能真正有所收获,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上一个新台阶。

《社戏》语文教学反思 篇三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一直有这样一种观点,就是语文阅读教学一定要根据文章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知识能力的传授,而且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对教材的处理,我也一直坚持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原则。

《社戏》是鲁迅小说中的美文,又是一篇四千余字的长文。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本课旨在简化头绪,长文短教,摆正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摒弃繁琐的分析、提问和板书,优化课堂结构,还给学生阅读时间,借助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动阅读,使每一个学生有发言的机会,提高课堂学习效益,受到美的熏陶,掌握阅读小说的方法。

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上立足小说的三要素进行三个板块的构思展开,但也不是按部就班的遵循要素直接讲解剖析,而是以它为‘‘线‘‘为‘‘纲‘‘。

有人说教《社戏》课文最后一段是理解本文的钥匙。在备课的时候,我也在考虑,作者为什么把文中的戏和豆说的那么好?我们知道,这篇文章是作者对童年生活回忆。大抵来说,回忆的总是美好的事物。那么,该如何来引导学生来理解这篇文章呢?从《社戏》文章来看,那晚的戏并不好看,豆呢也仅仅是水煮豆。而作者呢,却说是:“我实在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为什么作者如此难忘呢?

教学中,对内容的理解与剖析重点就放在了这里。我抓住课文的文眼,即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引发学生去认真读书,充分地和文本进行对话,去思考、讨论、交流。

我尝试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质疑,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研究者。如果经常有意识的让学生质疑,我相信,学生质疑的能力会得到充分的提高。会使课堂成为一个充满创造和发现的乐园。

不过,教完后仍然觉得留有遗憾,我设计的问题自我感觉简单,但学生理解寻读时,却似乎有点困难,心中不免失落,我想应该还是我的问题,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实际能力,课堂上给予学生阅读思考的时间太少了些,在学生不能顺利的完成我认为的简单问题的解答时,还有一些急躁的言辞,告诫自己,今后要注意,不能拔苗助长,要耐心的调整心态,注意慢慢引导,希望下次再教《社戏》,能有所突破。

《社戏》教学案例及反思 篇四

当公开课遭遇意外时

——《社戏》课堂教学案例及反思

随县尚市镇二中布衣天子

前段时间,我上了一节语文公开课,执教的是鲁迅的小说《社戏》。课堂的前半部分进行得可谓顺风顺水,师生配合得不亦乐乎。可到了最后一个环节“学生质疑”时,课堂上出现了意外:

师:同学们,你们对本课还有什么疑问?大胆提出来吧,让我们一起探讨。

(这时,一位女生站了起来。)

生1:老师,本文主要是讲述看社戏的经历,可是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平桥村所发生的一些事情呢?

师:作者写了哪些事情呢?

生1:掘蚯蚓、钓虾、放牛。

师:是呀,为什么要写这些事情呢?

生2:因为这些事情很有趣。

生1:(摇摇头,不赞同)我觉得这些事情并不有趣。

师:(先是一愣,然后迅速调整了一下思路,顺势引导)这些事情到底有没有趣?哪位同学能谈谈自己的看法?

(男生们在下面突然笑了起来,其中有几个男孩要求举手发言)

生3:老师,我认为她的想法是对的。因为在她眼里看来,掘蚯蚓、钓虾是男孩子的喜好,她从来没做过,所以感觉不到其中的乐趣。

生4:她住在城里,家里没有牛可放,所以她觉得无趣。

(女孩子的脸一下子红了,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师:(看着女孩子,安慰她)你是一个很善于动脑筋的女孩,能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很不错。老师很欣赏你。

师:(话锋一转)我们都知道,迅哥在家里也没有牛可放。同学们,想一想,那时的他,会不会觉得这些事情很有趣呢?你能不能在文中找到答案?(提示学生紧扣文本。)

生5:迅哥长期呆在城市里,对农村的一切事情都感觉很新鲜,他会觉得平桥村的事情有趣。

生6:他厌倦了整天读书的生活,能够跟小伙伴一起,自由自在地游戏,他会觉得比什么都好。

师:可是,这些趣事跟看戏有什么关系呀?

生7:为下文写精彩的社戏作铺垫。

(又一个学生举手要求提问)

生8:老师,我觉得社戏并不好看,可是作者为什么还说好看?

师: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生8:文章最后一段。

师:你能声情并茂地把这最后一段文字读出来吗?

(生朗读最后一段。)

师:你读得真好,让老师体会到当时那种十分依恋的心情。

(先前提问的女孩要求回答)

生1:老师,我觉得作者的意思是说,戏的内容虽不好看,但看戏的经历却让人难忘。生9:因为那一夜,有月夜行船所看到的优美景色,有当时看戏时的独特感受,有可爱的伙伴一路陪同照顾,更有月下归航的偷豆情节。这一切比看戏本身更重要的经历,会像一颗颗美丽的珍珠,成为“我”生活中的美丽记忆。

师:这么说,那夜的豆也格外好吃了?(戏与豆同理,进一步巩固)

(生大笑)

生10:那夜的豆也并不好吃,因为第二天六一公公送了煮熟的同样的豆,味道并不好。生11:但是,那夜的豆是跟小伙伴们一起吃的,所以自然感觉到特别好吃特别香。生12:“我”怀念的并不是那夜的豆,而是那段美好的童年生活。(全班发出热烈的掌声)

师:是呀,童年的生活一去不复返。可是那些有趣的经历,却会一直留在我们记忆的深处,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来,写下我们曾经美丽而难忘的故事吧。

[反思]

上课前,我曾经就“学生质疑”预设了好几个常见的问题,以为学生会如我所料来提出这些问题,并且能够顺利地找到答案。那名女同学的质疑,却是我始料不及的。这时,如果过于强调答案的唯一性,否定学生的看法,把“教师用书”上的或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如,“老师不同意你的看法。你瞧,钓虾、放牛多么有趣呀,你怎么偏偏就认为无趣呢?”),提问的学生肯定不会满意,而且会严重挫伤她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后来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虽然离我预设的也有一定的距离,但我都没有拘泥于自己既定的教学设计来上课,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互动,有效地解决了问题。结果,这个质疑的环节反倒成为本堂课一个最大的亮点。

很多教师上公开课时,往往置“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道理于不顾,无视学生富有创造性的问题或回答,偏要把学生的思路往自己的教学预设上牵引。为此,他们不惜花费大量的教学时间,结果导致一节课的教学任务难以完成,临近下课时草草收场了事。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没有刻意追求答案的唯一性,没有过分依赖教学的预设性,重视了教学的生成性特点,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本节公开课给我们的启示是:

1、心里要装着学生

教学本来就是一个动态的、生成的过程,不论我们如何精心准备,仍然难免出现意外。只要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和回答没有偏离教学方向,教师就应给予足够的尊重。即使要跑题,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善加引导。如果学生在讨论时出现分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紧扣文本,通过思考、讨论、交流,达成共识。越是学生有争议的地方,就越要作为一个难点进行突破。只要处理得当,就可能成为我们教学中的一个亮点。所以,课堂上出现争议是好事,教师不应惊慌,更不能打击或强制改变,而要视作教学中的生发问题,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应对。

教师在教学中还要转变角色,要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多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多给学生质疑探究的空间。我们在组织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自主学习,绝对不能进行“满堂灌”或搞“一言堂”。目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被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所代替。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即导演与演员的关系。“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训兽式'的活动。”我们要当好一名出色的“导演”,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在听、说、读、演、练、写中,训练思维,培养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作适当的引导和点拨。我们应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让学生在相互讨论、交流中,进行思想的碰撞,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从而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我们与学生间应建立和谐、平等、尊重的师生关系,酿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应成为当今教育的价值取向,我们的教学要弘扬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山东泰安名师孙明霞老师曾这样讲过,讲课时要心中装着学生。很多老师在设计公开课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听课老师是否认同,忘记了上课的对象是学生。所以,上课时不是看学生有什么需要,而是考虑到听课老师的想法。这样,教师就会过于注重课堂的形式。实际上,无论谁来听课、什么目的,我们要记住的是,我们的课是为学生设计的,不是为听课老师设计的。也许听课老师的视角有差异,观点也不尽相同,但只要我们把学生放在首位,处处考虑学生是否喜欢这样学习,是否能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能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我们的课就成功了一大半了。当我们真正站在学生的立场来设计教学的时候,我们的课堂就一定是精彩的,也能得到听课老师的认可。仅仅依靠听课老师的喜好来设计,未必听课老师就认可,否则听课老师的水平和人品也太让人怀疑了。

2、课堂求同更存异

求同固然重要,存疑也很难得。我们听过很多公开课,经常见到课堂上不约而同、异口同声的齐答场面,而真正能够质疑的很少很少。很多公开课上得很“顺”,似乎都是“水到渠成”,果真如此吗?只要细心观察,不难发现,“顺”的原因是教师喜欢关注那些举手的学生,那些主动参与课堂的学生,那些尖子学生,而没有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不举手的“差生”。“课堂繁荣”是假象,其实质是尖子生的表演,是少数人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成了纸上谈兵。

新课程标准提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忽视了学生富有创见的思考。对于学生的异议,总是担心耽误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其实,课堂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更要让学生真正获取知识与能力。学生肯提出异议,表明他(她)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我们要保护并鼓励这样的孩子,大胆地质疑,让他们能够大胆地挑战老师或同学。

3、生生互动更精彩

很多教师习惯师生互动,也就是教师问、学生答这种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这种形式固然必要,便于教师操作,并能按照计划完成教学任务。但这种形式往往只顾及到了少数学生,无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这样的课堂,一般来说,是少数优生展示才艺的舞台,绝大多数学生只是带着耳朵聆听。为什么?教师提的问题大多属于答记者问的形式,教师是记者,学生是被采访者,一对一的形式根本无法让全体学生动起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就要给每一个学生创设展示自我的机会。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位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认为,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开展生生互动,让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地质疑问难,就能达成这一目标。

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减少教师填鸭式的灌输和居高临下的讲解,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有着不同情感、不同认知的各类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交流,从而训练他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所以,不论是什么样的课堂,不论我们遭遇到什么样的意外,只要我们心里装着学生,一切根据学生的发展来授课,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质疑,“我的课堂我作主”,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主动地获取各种知识与能力。那么,我们的课堂必将是精彩的课堂!

《社戏》语文教学反思 篇五

鲁迅以“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留给世界一个斗士的背影。他激情地呐喊:“掀掉这吃人的筵席”!“毁掉这厨房!”“打碎这铁屋子!”“发明一个全新的世界!”他的文章被称为匕首和投枪,因为他总是那么无情地解剖自身的丑陋(如《风筝》)、解剖社会的丑陋(如《狂人日记》)、解剖民族的丑陋(如《看客》)给麻木的国人看。他给人的感觉是冷峻的,是犀利的。然而,鲁迅终究不是天生的战士,他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所以,鲁迅自有他温情的一面,象战士在未褪尽的硝烟中遥想和平。

七年级下册《社戏》是鲁迅作品中少见的充溢温情的文章。然而,它是一篇被节选的面目全非的小说。这一点是我在初次教学本课时所没有注意到的。三年后,我重新翻阅资料,再读《社戏》,就决定换一种方式诠释这一课。

《社戏》选自《呐喊》。为什么充溢诗情画意的《社戏》会和鲁迅同期的作品《狂人日记》、《阿Q正传》收录在一起呢?因为小说自身具有“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的两面。小说写的是作为成人的“我”两次去北京看戏,痛感座椅如刑具,人情冷似铁,“觉得此地是不适合生存的”,于是回忆起儿时一段快乐的经历。假如把课文作为单一的文原本讲,势必会减损原作的本真。所以,我尝试从鉴赏“情趣”的角度入手,让同学理解《社戏》不单是写一群小朋友的游戏,更是写一个成年人的精神返乡。

鲁迅是文学大家,他的深刻不是浏览所能体会的。《社戏》中的情趣以和道不尽的“人生经验通感”是它令我发生鉴赏教学尝试的根源。

看社戏是《社戏》一文中的中心事件,也是最令“我”难忘的。那么,社戏真的很好看吗?同学从文章中发现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渴望看的能连翻84个跟头的铁头老生偏不翻跟头,蛇精和套了黄布衣跳老虎也始终没有出现,最怕看到的老旦却令人头疼地唱个没完。我是不是烦躁之下义无返顾地拂袖离去呢?同学从“回望”一词中读出了“我”的留恋。我追问同学,除了抱有“老旦也许已经进去了”的幻想之外,难道没有别的原因了吗?同学联想自身生活的实际,读出了戏前曲折的铺垫作用,如此难得的看戏机会,“我”付出了如此多的期盼、焦虑、失望、欣喜,就算戏不好看,“我”也不可能走得头也不回啊!更何况期间还有伙伴们的热情、关怀、体贴、照顾,这所有的真心真情,怎一个“走”字了得?“我”回望的不只仅是“飘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似的”戏台,更是因想看社戏而发生的种种经历和体验!反观自身,我们谁不曾有过费尽心血拥有却怅然若失,但决不肯轻易抛弃的情感经历?瞧,鲁迅先生的一个“回望”,能勾起我们多少似曾相识的回忆啊。

小伙伴之间的憨厚友情,是作者动情描绘、泼墨最多的。为了满足远道来做客的“我”看社戏的渴望,小伙伴拍着胸脯“打包票”!决不吹嘘!大的能把船驾得如“大白鱼背着小朋友在浪花里蹿”,而“迅哥”有小的陪坐在船舱里。多么懂事的憨厚少年!“我”看不到翻跟头的铁头老生,有双喜善解人意的劝解;“我”有些倦了,马上有桂生舀来水喝;归心似箭的行船想必也是操心虽“打包票”大人也会惦记。特别是可爱的阿发,大家想吃罗汉豆时,他并没有开口就标明自身的大方,而是“往来的摸了一回”,才鼓动大家:“偷我们的吧,我们的大的多呢!”坦白赤裸的真情让人怦然心动!生活中,我们每一次的大度是否都如阿发般的由衷呢?后来双喜的阻止不过是想到阿发的娘,才又偷了六一公公家的。这是一群多么懂事体贴,善良真诚的乡下小朋友啊。他们难道不是比城里穿名牌、赛阔气的小新新人类更能让我们体会到少年之美吗?当然他们也是蛮调皮的,“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一种偷偷做了坏事后不会被人发现的窃喜!不少同学在我谈到此处时相视莞尔,课后他们写的《童年趣事》,证明很多人都曾有过类似的经历!

有同学对六一公公送豆的行为不以为然,觉得他做作,甚至有巴结之嫌。我就和同学谈起人的种种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首先需要满足的是生理需要,这和一般的动物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作为高等动物的人来说,他还有平安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志向需要。他人偷吃了自身的辛勤劳动效果,六一公公为什么要再送豆“巴结”一个小朋友呢?因为这个远方来的小客人夸自身的豆好!自身的劳动被认可,自身的尊重需要得到满足!况且,在中国这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保守国度里,读过书的“迅哥”的夸奖又有了更高的意义。中国崇尚“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那么,六一公公的送豆就有被尊重后的报答之意。

鲁迅先生写小朋友之间的纯洁,是在成年的“我”对都市生活失望的对比中突出的(这是编辑删去的内容),这不由得使我们认同,只有在对实际极度不满的情况下,才会更倾情地留恋逝去的岁月。“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曾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鲁迅留给我们的是人生经验的通感:我们难忘的、留恋的其实往往不是事物自身,而是由事物所连带出来的种种情感历程。哪怕是痛,也会在心头永恒的绽放。

学这一课时同学热烈的反应让我明白,语文课教无定法,换一种角度去理解和引导同学阅读,在增强他们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开拓了我们的教学思路。假如一定要说有一点点胜利,那也是尝试的结果。

《社戏》语文教学反思 篇六

《社戏》作为第四单元文化艺术类的文章放在开头我认为有些不妥。这篇为鲁迅先生所写的一篇小说,去看戏只是故事的引子与线索,全文并没有对社戏做非常详细的介绍。倒是读完之后唤醒了大家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其实我认可一种观点“我实在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是理解本文的钥匙。是的,作者难道真的是再也没有吃过如此好吃的豆、没有看过如此好看的戏吗?未必吧!其实在这里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的是那段没有束缚、自由自在的水乡生活的美好回忆。

作为一名被束缚在学堂里整天去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的孩子,突然来到水乡不用去念这些枯燥无味的古文对谁来说都是一件无比快乐幸福的事情。并且在这里还能得到热情好客的小伙伴们给予“我”的特别优待:钓虾“归我吃”,坐船“在舱中”,和年幼的小孩“剥豆”,六一公公送我罗汉豆。这些美好的生活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尤其是去看社戏这件事,更是让“我”生生的体会到了水乡生活的环境美及小伙伴们与“我”之间的那份情感美。

本文内容较多,对于七年级的孩子来说,必须先去梳理思路。思路清晰了理解本文就容易多了。而在理解内容上,我主要带领孩子按照看戏前、看戏的途中、看戏时、看戏后的思路进行的。我设计的主要问题有:

1、文章当中哪些描写体现了我想去看戏的急切心情?

2、圈出描写少年朋友们开船动作的动词,并体味其运用之妙。

3、在课文第11、12节中,从哪些感官写景,写出景物的什么特征?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4、“我”所急切想看到的戏好看吗?从文中找出依据。

4、写月下归航时,主要写了什么趣事?在偷吃罗汉豆这一情节中,作者重点描写的是什么?

5、小说中描写了那些人物?他们各有什么特点?通过对着几个问题的思考,学生很容易理解本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同时结合主题丛书4中美好的记忆这一章节的阅读,让学生学会去用笔将童年中那些美好的故事描绘出来。

《社戏》教学反思 篇七

《社戏》是学生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接触到的第一篇鲁迅先生的文章。这是鲁迅小说中为数不多的充满温情的一篇,从理解难度上来讲也不艰涩。教材做这样的设置,我认为有利于减轻学生对鲁迅文章的畏难情绪,让他们在文章的学习中,看到鲁迅深刻冷峻背后温情的一面。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进一步阅读《朝花夕拾》,从这些对往昔生活的回忆中,读出一个有血有肉的鲁迅。这将为以后学习鲁迅的文章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戏》的教学成功与否十分重要。所以,这篇课文我用了4个课时,备课也下了工夫,整体上到达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反思。

其一,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小说体裁的基本文体知识不扎实。普遍认为小说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这可能和这篇文章体裁特征不鲜明有关。所以我又结合文章将小说的虚构性这一知识点讲解了一下,对这一知识点个别同学的理解程度不高,具体体此刻答题的时候,还是用作者二字来作答。所以在以后的小说学习中,还是要反复强化文体特征。并且许多学生的作文也存在着文体不清的问题,例如在记叙文中穿插很多议论,本末倒置,文章所以变成大杂烩。由此看来,目前淡化文体界限、按资料来来编排教学资料的做法还是值得商榷的。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应当有意识地强化这些知识点,引导学生按照行文规范来写作。

其二,《社戏》这篇文章的教学,最终一个自然段十分重要。这一段既是文章的切入点,也是文章的题旨所在。我设计教学过程时,安排学生在第一课时先谈谈自我对这一段落的理解,在第四课时学完整篇课文以后,再重新来谈这一问题。经过比较考察学生对课文关键点的理解程度。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能就真正怀念的不是豆和戏这一点阐述自我的观点。由此,在教时上我做出了调整,较快地引出人生经验通感这一深层次的概念,引导学生结合自我童年生活的回忆,联系自我以往历过的事、相处过的人、吃过的东西、听过的歌等等,谈一谈对再也没有看过那夜似的好戏、却并没有昨夜的那样好吃两句话的理解。这一环节的设置使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课堂气氛也是我在之前的教学中比较忽略的问题,有时为了赶进度或者想尽快地将学生引到正确的答案上,自我讲解和灌输的部分所占比例偏大,学生容易走神和倦怠。所以多设置一些活动和讨论环节我认为还是很有必要的。紧之后学生在交流中大致能体会这样一种感觉:物是人非,每每回忆却再也找不到那时的感觉,令人怅然若失。因为即使一切都没有变,但岁月无痕,当时的情感和体验已一去不复返了。就在学生若有所悟的时候,趁热打铁点出鲁迅作品的高妙之处,就

是能唤起大家人生经验的通感,写到每个人的心里去。这样使学生在认识到鲁迅温情一面的同时,对他思想的深刻性和强大的洞察力也有了感性的直观的认识。水到渠成地到达预期的教学效果。

《社戏》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篇八

《社戏》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

1、会读会写“惮、撺掇、凫、潺、蹿”等词语,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快速阅读课文的能力。

2、理清故事的情节,学习小说围绕看社戏,记叙详略得当的方法;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来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意义。

3、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朋友的诚挚情谊;联系现实生活体验反思,培养学生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品德。【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清故事情节,学习叙事详略的写法。

2、体会小说景物描写对于表现文章中心思想所起的作用。难点:正确把握作品的深刻内涵和思想。【教学准备】

1、查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2、上网查阅有关绍兴“社戏”的资料,了解“社戏”这种乡村戏剧的文字及图片。

3、师生合作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思路】

1、本课的设计,注重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与空间。在阅读活动中,学生要开展思维,要体会、理解、感悟、思考,这一切都有赖于对文本的充分阅读。如果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势必由老师来包办代替,也势必导致语文教学满堂灌的结果。因此,设计中,让学生多次阅读课文,以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有所领悟。

2、课文教学重在培养能力,掌握读书的方法。本课设计“粗读——细读——精读”的阅读活动,主要是在阅读方法上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从课内走向课外。

3、“学而不思则惘”,语文学习,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思考、交流,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让学生在交流思考中去理解内涵,感悟童年生活的美好。【教学过程 】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我(师):同学们,童年是我们最值得珍藏和回忆的美好时光,老师很想知道你童年时,你最喜欢去哪里?最喜欢做什么?(学生自由回答)童年生活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犹如一个欢快跳跃的音符,说不尽道不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读鲁迅先生的《社戏》,看看文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童年生活的画面。

二、初读课文,熟悉内容。

1、课件播放有关“社戏”的图片。

2、学生介绍有关收集到的“社戏”的知识。

3、放课文朗读的录音磁带,学生轻声跟读,熟悉课文内容。

三、研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A:学生速读课文,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用一句简洁的话来概括全文内容。(学生的概括大意符合即可)

B:学生细读课文,指导学生圈点一些重要的词语、句子和段落,以便帮助理清文章情节脉络,把握叙事的详略。

学生小组阅读,讨论交流,教师巡回指导,师生共同努力,得出结论。

2、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涵。

思考:本文课题《社戏》,但真正写社戏的内容又不多,我们是否把标题改为“平桥村一夜”?你同意吗?为什么?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在组内发言,说一说自己对这篇课文意图的感悟。然后组内推荐一位代表全班交流。我(师)以平等的方式,发表自己对课文的感悟与理解。

四、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1、我(师):认真阅读你认为文中最精彩的部分,读时可先概括这部分内容;其次看看它在整篇文章中起了什么作用;第三,也是最主要的,想想这一部分美在哪里,语言表述上有何特点,写几句话表达自己的看法。

2、学生在个人精读的基础上分组,按写景的与写人的分若干组,相互交流,再全班交流。

3、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进行概括,得出供学生参考的结论:《社戏》有“三美”:自然美、人性美、情感美。*自然美。

[ 左右都是碧绿的豆田,河流,淡黑的起伏的远山,朦胧在水气里的月色,水面前“仙山楼阁”般的戏台,“大白鱼”似的航船,无不给人以生命的鲜活,给人以美好的向往。] 背景音乐:舒缓、抒情的《田野的风》

A:请朗读水平较好的学生朗读“月夜行船,月下归航”的语段,速度稍慢。其他学生闭目静听,想象其意境,体会其语言的流畅和表现的自然美。

B:听后想想,这段写景从哪几个方面,结合着哪些事物来写的,起到了怎样的表达的效果。讨论后齐读,加深体会,再放音乐。

*人性美。

[小伙伴们那善意的嘲笑,偷豆的举动,对付六一公公的幼稚方法,将船划得飞快的英姿,无不体现了孩子们毫不雕饰的纯净之美,体现着人的率真、自由与活力。] A:请男生齐读第10节少年朋友们开船的动作描写,圈出动词,揣摩语言的准确。

B:分角色朗读偷豆时人物鲜明的个性化语言。*情感美。[小朋友得到特许来伴“我”钓虾、游戏,母亲再三嘱咐与深夜候船,年幼的陪“我”坐在船中,桂生为“我”找豆浆、舀水,六一公公的嗔怪与送豆,无不洋溢着爱的温情。]

五、体验反思:

课文结尾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的好戏了。”对这个结尾应该怎样理解?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会吗?

六:拓展延伸:

本文写了“我”的家乡的文化习俗——社戏。请同学们想想自己的家乡有些什么文化习俗,可与同学们对话交流,上台说给大家听听。

【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粗读——细读——精读”的阅读活动,主要是在阅读方法上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从课内走向课外,重在能力的培养。首先用富有启发性的导语,引起学生的兴趣和认同,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本课教学的思维轨道上来。提供图片等相关材料,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课文,理解主题。接着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对话、交流,并适时点拨,充分体现自主学习的新理念。我视具体情况进行点拨,既非灌输包办代替,更不是强加给学生,而是能使学生豁然开朗的一种指导,充分体现重在“授之于渔”的教学理念。然后我让学生从“粗读”到“细读”再到“精读”,由粗到细,从浅到深,完全合乎阅读的规律。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地交流,对话,发表自己的见解,既培养了学生提出自己见解、疑问的能力,也培养了通过合作方式共同探讨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最后我让学生通过谈自己的生活经历体验,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总之,这节课我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带来的8篇《社戏的教学反思》,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