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优秀5篇

时间:2023-05-04 17:12:55 | 来源:草料作文网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5篇《《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篇一

一、“小林老师的初衷”有感

第一天读《静悄悄的革命》,被一句话打动,“每位都是富有个性的、彬彬有礼的、诚实的教师。”细细品味这句话的分量,真的有些涩涩的味道。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个性”已经成为一个人的缺点,好像不符合中国文化中的“中庸”之道。“诚实”也已经不再是成年人的基本品质,只是用来教育我们的孩子,便于管理罢了。在教师队伍里也有着自己的潜规则,所有的事情都要整齐划一,所有人的课都必须多说优点,甚至看人评课的时候也多,有点背景的老师,怎么上课都会得到表扬,刚刚出道的年轻人或者没什么背景的老师怎么努力也是徒劳。正因为有太多的不正常,许多老师开始每天抱怨甚至谩骂,“彬彬有礼”也就成了理想的境界。

对一个团队而言,每个人的品质都非常重要。犹如做出一道好菜,必须每种原料都是最好的一样,一个优秀的团队也应该是每位教师都具备上述三个品质,多么希望我们的团队能像这些教师一样真正做点教育教学的实践!

随后认识了小林老师,从他的遭遇,可以推想他平日和学生的交流是很少的,所以出现了如此尴尬的局面。也很欣赏他的学生,他们认为“教师太严厉了或者太温和了都是不够格的。”这充分说明“温和和严厉”是孩子们都需要的教师品质,“温和”给他们爱,“严厉”给他们约束。就像小羊必须在羊圈里喂养一样,如果没有约束,孩子就没有安全感。

如果说这件事情是契机,小林老师一定是反思了自己和学生的关系,希望孩子们在他的课堂上是快乐的,在他的班级中学习不再感到讨厌。但是究竟是什么理论使得小林老师开始在教室里构筑“相互学习的关系”的实践,书中并没有说明白。为什么小林老师要构筑“相互学习的关系”?我想他一定是认为只有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氛围,才能改变学生对学习的厌倦情绪。真的很佩服小林老师的创新精神,他把课堂向所有人敞开,把学生放在了教学的首位,以学生为本,“判断自己的工作究竟好不好,只能看教室里每个学生的表情、学习的姿态,看他们是否在持续学习。”“现在在教室里,让学生位于前台,自己退居其后,也不再觉得痛苦了。”这些朴实的语言给了我深深地启发!

教师的创造性是需要保护的。小林老师幸运的遇到了好学校、好校长,学校并没有要求他凡事必先汇报,得到大家的允许,大家同意一致行动,才能开始实践;也没有对他的课堂实践进行无谓的评价,而是给了他足够的空间和自主权,其实也是给与了一位教师起码的信任和尊重!

二、“教室里的风景”有感

在这一章节里,佐藤学向我们介绍了如何向创造性学习迈进。首先批判了两种课堂教学的弊端:主体性神话和教学中的形式主义。我认为这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从教育发展的主流思想来看,大家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着教育的不断进步。我们小时候的课堂教学就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课堂上完全是老师说了算。“主体性”应该是针对早期教育的弊端而提出来的,它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在大家还不明白究竟什么是主体性的情况下,教育专家提出观点,老师们开始纷纷实践。记得8年前,区级教研活动,教研员专门做过语文综合实践课的示范,当时的课堂就是完全交给了学生,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完全是配角,学生很兴奋,课堂很热闹。我们当时也很激动,学生能够完全主宰自己的课堂,应该是一大进步了。

但是自己操作起来,却发现了一些问题,能说的使劲说,不爱说的始终沉默;教学任务很难完成;教学评价不好实施。于是没多久,专家又提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仍然要在课堂中体现。

佐藤学认为“主体性神话”,是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与教材以及学习环境等割裂开来,让教育成为仅仅针对学生的需要、愿望、态度等学生自身的性格取向来进行的神话,成为把学习理想化为只由学生内部的“主体性”来实现的神话。也就是“我行我素”。自己在教学中也深有感触,如果没有教师的主导,没有教学目标的引领,一节课会在好表现的几个学生的争论中成为一期散打节目。现在所倡导的一节好课,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又能体现教师的主导性,而且二者结合得天衣无缝。应该不会再有“主体性神话”的担忧。

关于教学中的形式主义,在中国也是有的,比如规定鼓掌的节奏,公开课规定学生必须举手等等。我想回答佐藤老师的一个问题,“教师为什么自己不实践”?首先在教师会议上,传达的内容基本上是操作性的,不需要征求意见。如果在家长会上需要统计某些内容还是会请家长举手示意。这是最简单最迅速的统计方式。其次,在研讨会上,不用手势的原因是此时手势无法反映发言者的思想。但是,如果有必要,研讨会上有每人发言的时间。如果不是教学目标的规定,教学评价的限制,老师也不会考虑这些简单的、节约时间的手势。如果一个班只有10人左右,我可以轻轻松松在课堂上询问每个孩子的感受,不用手势的辅助!

佐藤老师对我们当头棒喝:“在追求虚假主体性的教师的意识深处,有着与学习的活动或内容无关的、想轻松方便地控制教室、维持秩序的欲望。”扪心自问,我真的渴望轻松方便地控制教室、维持秩序,但是这些真的与学习的活动或内容无关吗?良好的教学秩序难道不是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吗?

我认为,如果一位教师在课堂上为追求虚假的热闹效果而使用了不必要的形式,那的确是应该反思的。但是某些教学形式在课堂上如果能够产生提高课堂效率的效果,为什么不能用呢?比如我们课堂上的分段坐立式朗读,就是老一辈语文教师智慧的结晶。通过这个形式,我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既让学生读书,又了解学生掌握课文分意义段的情况。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篇二

有一种遇见叫“相见恨晚”,是的,读《静悄悄的革命》,就让我有种特别的相见恨晚的感觉,多希望早就看到了这本书,这是本接地气,适合老师读的书,看书上的文字,仿佛能看到那时那刻真实的课堂情景。看书中的观点,总是让人不禁点头称赞。读这样一本书,容易让人反思真实的课堂所存在的问题,并且思考如何更利于学生的成长。

书中有一个观点说到“让学生表现出虚假主体性的教室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利用"手势"进行教学”。手势教学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用相应的手势表达意见,赞成、反对、想提问等都有相关的手势来表示,很多老师认为这样是很好的,学生的意见一目了然,而且所有学生都能够活跃地参与课堂活动。

的确,这种方法让教师迅速地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思考和发展。学生发言时,被教师所划分的赞成、反对、提问等对应的部分所影响,因为只能赞成或者反对,一开始就把那种既不赞成也不反对的意见给排除了。而教学中真正让学生成长的就是这种模糊多义的意见,学生在表达观点中促进自身的发展。

读到这部分内容时,想想我的数学课堂教学,真的有点惭愧呢。非要求学生大声说出清楚明确的答案,非要求学生明晰的描述……而一切创造性行为都是发自不确定的语言,探索地进行着的行为,我总想着让课堂看起来显得很活泼,却难有实实在在的说服力,课堂真的有太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了!

工作以来,各种课堂教学改革,什么“情智课堂”“明心课堂”“新课堂”等等,这么多看似新奇的名字,听起来高大上,实际上就是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重视学生的“主体性”。然而,有些时候我们总是走向“极端”,真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又忽略了老师的存在,整节课都是学生在说、在讨论,甚至是学生组织,学生指名下一个回答问题的同学,这种课堂看起来只是表面上轻松方便地控制了教室而已。还有那些经过老师精心引导的轰轰烈烈的讨论,也只是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的思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甚至是什么也没学会,这样的课堂并不能称之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顶多算“以学生为表演对象”的课堂而已。这些普遍存在的现象,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真正利于学生成长的课堂,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呢?

书中提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应当追求‘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而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这点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我们应该允许学生进度慢一点,允许学生发言模糊一点,而不应该在授课中为了达到快乐的目的而迁就学生的想法。作为老师,我们站在教室里,是和学生一起“共度愉快时光”的,互相倾听的教室,不仅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倾听,更重要的是,老师也要在倾听学生的观点中找到学生思维的生长点,让学生更好地成长。

这种课堂的改变,一定是老师引起的,因为老师是课堂的主宰者,老师改变,课堂就会改变,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因为课堂是学校最重要的组成。然而,所有的改变都不是一朝一夕的,首先,要在意识层面有所认知,其次,要在行动上持之以恒,最后,要在成果上不急于求成。遇见《静悄悄的革命》,对于真正地课堂,似乎更迷茫了,却也有了一些朦胧的想法,期待改变……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篇三

现代教育家斯宾塞说:“教育应该使人幸福,一切教育都应该有乐趣。”中文是所有学科中最具创造性和激情的学科。如果教师爱学生,对学生有良好的期望,对学生的行为给予肯定、赞扬和鼓励。当学生受到鼓励时,他们会对老师产生更真诚的信任和尊重,并有信心和决心取得进步。这样的良性循环会产生教师所期望的效果。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平易近人,与孩子建立融洽平等的师生合作关系,将有助于营造简单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树立自信和主动性。可以说,学生满意的课堂就是“快乐的课堂”。在“快乐课堂”里,有很多书、观点和感受。

Sato先生还说,“学校应该成为学习社区,实现积极、合作、反思的学习”。也就是说,与对象和教材、学生和教师、自我和自我对话是教学的中心。具体来说,就是通过任务、小组活动以及学生通过作品与同学分享、欣赏自己的东西的活动的学习来组织和指导学习。也就是说,从个体开始,通过与同伴的合作,然后回到个体学习。”

当我读到这些句子时,脑海中总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在课堂上,孩子们是几个人一组的。他们是轻松的,气氛是简单的,他们表达自己的深度或浅,或对或错的想法没有任何考虑。其他学生在听后会自然地讨论、决定、修改、整合,最后达成一致。因此,我们要关爱学生,用同样的目光与每一个学生交换眼神,互相交流,互相交流,实现距离相等、高度相等、爱相等,让学生感受到被关爱的温暖和关怀。“学会蹲下来和孩子们交谈”、“学会和学生交朋友”、“学会欣赏你的学生”、“学会向他们请教”等等。我认为这些是一个成功教师的教学的法宝。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篇四

张爱玲的小说总是给人一种刺骨的讽刺,像是局外者一般看透了人情变换,将手中的人物投入现实中久久不能自拔。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薇龙就是一个便是这样一个可怜的女子,在张爱玲的手中翻覆。正因为张爱玲的生长的家庭环境才造成了她的独特性格,才造就了她非同一般的写作风格。

文中的薇龙起初是一个单纯的大学生,跟随家人在香港读书,有着自己的目标,有着自己的尊严。为了能够在香港继续能够读书,于是她放下自己的姿态请求姑母来援助自己。来到姑母家的时候着实是薇龙震撼了一下,“四周绕着矮矮的白石字阑干,阑干外就是一片荒山。这园子仿佛是乱山中凭空擎出的一只金漆托盘。”相信这时候的薇龙在心中也羡慕了一把。姑母是一个富翁的遗孀,交际手段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对于薇龙的投靠并不是出于亲戚之间的慈悲,而是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将其作为吸引男人的诱饵,满足其虚荣、荒糜的生活。自己人老珠黄之后,总要找一个接班人。梁太太是自私的,也是世故的,正是这世间的无奈将薇龙一步步推进深渊。

单纯而爱美的大学生自然经受不住那样的诱惑,“她到底不脱孩子气,忍不住锁上房门,偷偷的一件一件试穿着”。但是此时的她还是没有陷入荒糜的困境,“一个女学生哪里用得了这么多?这跟长三堂子里买进一个人,有什么分别?”然而过了一会儿,“薇龙不由想起壁橱里那条紫色电光绸的长裙子,便细声对楼下的一切说到‘看看也好!’”也许这时的薇龙注定要融入原本憎恶的荒糜生活。

顺着梁太太的安排,薇龙周璇在各个交际场合,逐渐在交际界小有名气。薇龙知道在这些场合是很难找到正经的可托付终生的人,当她对爱情有点点憧憬的时候,梁太太却将那人收罗了去。只怕在这样的环境中经受的诱惑远远不止这些,直到乔琪的出现使薇龙陷入了自己的幻想,即使直到这场恋爱是以悲剧收场的。可是恋爱中的女人都是愚蠢的,即使知道自己是单方面的付出,也会幸福不已地陷在自己编织的美梦中。薇龙终是嫁给了花花公子乔琪,“从此以后,薇龙这个人就等于卖给了梁太太和乔琪,整天忙着,不是替乔琪弄钱就是替梁太太弄人。”她没有天长地久的计划,只有在这眼前的琐碎的蝎西里,她的畏缩不安的心,能够得到暂时的休息。在最后,乔琪和薇龙在湾仔去看热闹的时候,看着正在打价的乔琪,薇龙才想起未来是无边的荒凉与恐怖。

薇龙是彻底的将自己封在了对乔琪的爱情中,“我爱你,关你什么事,千怪万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你明知道一句小小的谎言可以使我多么快乐”。卑微到尘埃里的爱情也不一定会开出花朵。张爱玲写到此处戛然而止,但是人们都能猜想到,薇龙的结局是怎样的,年老色衰之后,失去了利用的价值,被无情的抛弃。现实中的我们身边也不乏缺少这样的女性,因为爱情失去了自己,失去了自己对于未来的追求,甚至于有的人以生命为代价来浇灌自己珍惜的爱情。

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薇龙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原型,为了眼前的浮华失去了最初的自我,迷失在繁华中,成为了无根的浮萍,随风漂流,没有了人生的目标。灯红酒绿的生活是奢靡的,是许多人向往的,但是同时也是有许多梦想的尸体堆积起来的。铿亢的音乐掩盖了最纯粹的人性的呼唤,对金钱的痴迷胜过了对梦想的追求,现实中的残酷是在于谁都不能预料未来。现在的清明并不能够指引到未来的明智。坚定自己的信念,坚持自己的目标,才能增强自己对于外来诱惑的抵制。

爱情,一度是多么神圣的词汇,但是人们却将其不平等化。爱情中人人平等,就像是双方投入了相同的心血浇灌而成。双方的平等对待是幸福爱情的前提,那种卑微到尘埃中的爱情注定是要有一方受伤。将自己放到广阔天地中,端正心态,收获最纯粹的爱情。

读《静悄悄的革命》有感 篇五

在我国当今教育界反复强调并形成这样一种共识,那就是课堂教学要多一些互动,多一些精彩,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发挥其主体性的作用。基于现实的要求,合作、探究互动的学习方式得以倡导,并在各地积极实施,面上搞得轰轰烈烈,实际上学生果真在学习中发挥了自身学习的主体性了吗?我看不见得,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中仍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满堂讲、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还比比存在,使学生喘不过气来。另有些老师受到新课改的影响,甚至出现了怕讲,少讲,不讲的现象,他们认为新理念引导下的教学行为就是要少讲,由此有些老师在课堂上泛泛而读,冠之以“自读自悟”,滥用多媒体手段想法设法追求学生的活动,千方百计在教学形式上做文章,而不顾教学的实效。

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阅读指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要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由于每个学生的个性、基础都有差异,教师因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式教学,教师的讲要有的放矢,该扶的就扶,该放的就放,力图达到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而不是表面现象的教学上的走过场。在教学中,要提倡一种新的学习观,把教学作为一种合作的、反思的学习过程。新课改的“改”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学习继而转变为探究性的学习,课堂上多一些批评,多一些鼓励,少一些灌输,多一些自主。

其次,我觉得,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新课改中特别提出,要让学生拓展自己的视野,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想法,这里反复强调的是自己,即学生的的主体参与,要让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正如本书中所提到的,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应该是个没有正确答案的学习,语文学习,它不像数学、英语学科那样,答案比较单一,比较标准,语文学习,它本身答案的指向空间较大,语言材料往往是多义的,人的个性、经验、表达的不同使得对语言材料的反应也往往是多元的,即使是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对同一材料完全有不同的见解。因此,阅读中的答案也应该是多样化的。比如词语“好象”,如果要让学生得出它的近义词,则可以用不同的答案来替代,可以是仿佛,也可以是似乎,犹如、如同,可见,我们的老师在设定答案时,不能用答案筐来封闭学生的思想,而应该集中所有学生智慧的火花。

《静悄悄的革命》是我们这学期老师共读的书。这本书通俗易懂,里面主要叙述笔者在一些学校参观时发生的一些事情,在这些事情中确揭露了日本教育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课堂教学结构、师生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的思想在慢慢对新课程由批判转变为认同,再到身体力行的去执行新课标。这本书分别从教室布置、教学改革、课程设计、教学实践等几个方面来讲述日本的课程改革是超前的,而且是静悄悄的。笔者的一个重要的观点是教育是一个慢的学科,教育改革急躁冒进是很难成功的。

这本书最大的特征就是通过一件件鲜活的事例来描述当下日本教学改革的实况,我们知道日本的教育教学现状与我国的相差不大。在本书的前面,教室里面的风景,向创造性学习迈进。其中一个老师说:“判断自己的工作究竟好不好,只能看教室里每个学生的表情、学习姿态,看他们是否是持续学习?”这说明新课程里面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已经引起教育评价的注意。一切自主的学习都是理想的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才是目前新课程改革的学生学法指导的中心即自主学习能力。

在这本书中提出反对形式主义的教学形式——手势。在教学效果中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不可能发生的。交流不是突然发出信息而得到应答,而是在发出信息之前就想到了对方的“应对”。多数教师只注意自己的教学进度,并没有去想准确地“接住”每个学生的发言,未能与那些倾心“投球”的学生的想法产生共振。这些话让我想到了我国古代的私学,特别是孔子的教学形式因材施教。对话才是最有效的教学。对话是要把沉默后面蕴藏着的声音转化为语言,对话是学习的核心问题。只有对话才能把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所以现在大学里面的读书沙龙对学习十分重要。

此书中有两个形象的关于教师的比喻:服装裁剪和交响乐团。在此书中,服装裁剪是按照每个人的身体尺寸量体裁衣那样去对应每个学生的个性创造课堂。每个学生的看法和想象相互碰撞激荡,回响共鸣的活动,所以称之为“交响乐团”。

此书中强调的另一个重点是在中小学中的公开课非常重要,因为学校中的教研只有相互之间听课,相互指出缺点,切磋。只有这样每个老师才能共同进步。学校里面的教研才能真正实施,有效进行。我也认为教学行为是一种公共行为,所以开门上课是正常的,推门听课也是每个老师应该接受的。教师上课应该主动让别人听。

教师常常爱用“大家”来称呼学生,但是在教室里并不存在“大家”。存在的只是有自己的名字和容貌的一个一个的学生。所以教师不应该忽略深入学生内心,来教育他们。班级授课的一个缺点就是老师目中无人,悲哀的事是对待不同的学生用一种方法。这样不利于发现拔尖人才。如果想真正教育一个人,前提条件是了解他们。

教育是一个人人都参与的事情,包括家长。家长应该常常去学校了解教育。此书中,如果学校失去了这些热心于教育和学习的人们,那么,它即使能够招收和训练学生,也不过是一个不能发挥任何创造能力的机构而已。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整理的5篇《《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