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是根本
“我们如果承认教育是活的,我们教育儿童,就要根据儿童的需要的力量为转移。有的儿童天资很高,他的需要力就大些;有的儿童天资很钝,他的需要力就小些。我们教育儿童,就能按他们的需要的力量若何,不能拉得一样。”
这是陶行知在《活的教育》一文的一段话。
读到这段话,给我第一感觉就是,因材施教,教育要因人而异。就是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加以教育。
我想到,“因材施教”千年之前就已经提出来,但至今仍未得到解决,恐怕今后一段时间也不可能解决。为什么?很简单,我国人口众多,学校班额大,一般一个班级都在五六十人。这样的大班额,做到因材施教,只能是停留在纸上,嘴上说说而已,要落实到实际就是天方夜谭。只是其一。
另外,在目前没有好的办法的前提下,高考仍是相对公平的原则。只要有考试在,就很难做到根据儿童的需要进行教育。一切是分数说了算,至于学生的喜好、情感、价值观等只能靠边站。
再有根据儿童的需要教育,对教师的要求高。首先要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其次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不同方法。光这一点,教师恐怕难以做到。
但,不管如何,当下教育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在努力,有很多的老师在努力地践行着,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
其实,如果教师少一些功利,把分数看淡一些,也许容易做到些。因为儿童的成长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自然人与人之间也就不一样,有聪明的,也有迟钝的;有可爱的,也有顽皮的。因此,我们不可能用一种方法解决。必须根据他们的力量,量力而行。就如吃饭,有的人饭量大一些,他能吃五六碗,有的人饭量小一些,他只能吃一两碗。对于他们只能根据需要吃饭,如果我们规定了都要吃五六碗,饭量小的,自然会吃坏身体。
知道了这些,教师就没有必要统一要求,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弄得自己心力交瘁,学生却苦不堪言。特别是我们做基础教育的,更应尊重儿童的特点,从儿童的需要出发,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批评。也许“在我们的冷眼之前,可能就有牛顿;在我们的棍棒之下,可能就有瓦特;在我们的恶语之中,可能就有爱迪生。”不要两眼总是盯着那点分数,眼界要高远,儿童是不断变化的,也许我们眼中的问题生,到了中学、甚至大学,或者走上社会成了有用之材。一切没有定数,教师要做的就是尽量发现的长处,引导、促使他更好地发展。
推荐作文:
- ·早上好最经典的问候发朋友圈
- ·获中国医师奖名单及学习心得体会(通用5篇)
- ·美术学习心得体会优秀10篇
- ·帮父母做家务的心得体会【通用7篇】
-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优秀4篇
-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学习心得优秀5篇
- ·成本会计心得体会最新7篇
-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优秀7篇】
- ·第一份工作心得体会 4篇
- ·骨科实习心得优秀6篇
- ·致敬共和国勋章钟南山抗疫事迹学习心得体会【最新2篇】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读书笔记【精彩3篇】
- ·做幸福的人
- ·情人节出圈祝福文案金句2023最新版
- ·2022高中军训心得体会300字【优秀3篇】
- ·学习周永开先进事迹个人心得体会【最新6篇】
- ·建筑专业实习心得体会最新4篇
- ·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学习心得5篇2022【优秀7篇】
- ·再见2022你好2023文案短句(150句))
- ·国庆假期结束收心工作的句子
- ·减肥的心得体会优秀2篇
- ·沟通的心得优秀4篇
- ·讲规矩有纪律心得体会【精彩5篇】
- ·天猫超市双十一文案
-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发言稿【最新8篇】
- ·2020致敬英雄共悼逝者哀悼活动心得体会【优秀5篇
- ·2023年党员思想学习【最新7篇】
- ·2023年中考是几月几日(优秀5篇)
- ·规章制度学习心得体会【优秀5篇】
- ·《同上一堂课》心得体会范文(最新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