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公开课找规律教学心得体会(优秀8篇)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虎知道为您带来了8篇《一年级公开课找规律教学心得体会》,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找规律》教学反思 篇一
抱着让学生乐学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愿望,我设计了本节课,《找规律》(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四册第九单元) 是按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新增加的内容。这节课是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去探索图形的排列规律。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要透彻理解图形中的循环排列的规律,不是易事。
从学生表现来看,这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我的预期效果。这堂课我比较满意的有以下几点:
一、目标达成度较好。
本课我的教学目标简单说来,就是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让学生发现数和图形的排列规律。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只有来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才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并产生探索的欲望。为此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后,根据儿童喜欢小动物的天性,先以学生喜爱的小动物召开运动会切入主题,利用白板的`拖拽功能依次排出前三队,提问:“第四队应怎样排?”,吸引学生去观察,让学生去观察不同的排列顺序,再以四位学生排列表演,不停的依次做排头,我采用开放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发现规律,来揭示出其中循环排列的规律。在钻研教材和了解了白板的各项功能后,在进行课堂设计时我从课堂教学和技术支持两方面做思考,在合理的地方用上合理的技术,让两者有机的统一,利用白板的功能更好的为我们的教学服务,避免出现课堂教学跟着白板走的现象。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样的设计分散了难点,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其中复杂的循环排列规律,教学效果很好。
其次,为了检验学生是否理解循环排列的规律,这节课我同时用课堂互动反馈技术4次设案,(还有预案设计),学生作答后,通过查看反馈结果,至少有90%的学生掌握了规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通过运用互动反馈技术能及时了解学生认知程度,并及时为个别学生纠错补缺。传统的数学课堂,有的学生不积极回答问题,学生的从众现象也比较严重,而课堂互动反馈技术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
二、注重给学生营造氛围,大胆想象
本节课中值得关注的地方,是我为学生营造了大胆发挥想象、大胆创造设计的氛围。例如4、根据下列的排列,你能接着画吗?(指名在白板上板演)
又如当我说:“你能根据我们刚才学习的循环排列规律,设计出这样的图案吗?快来试一下吧。”话还没等说完,很多学生就开始动手设计了,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学生在课堂上的自由发挥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的,是极其精彩的。大有“给我一个支点,就能把地球撬起来”之势,他们的设计不局限于图形中的循环排列规律,而是延伸到汉字的排列、字母的排列……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展示了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用实物投影展示完学生的美丽图案后,我接着把其中一个同学的设计变了个样子,你能接着往下画吗?运用实际生成的课堂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白板的功能(可随时在白板上书写、构画的功能,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与我准备的内容不同时,我可直接将学生的问题通过交互式白板的书写功能融入教学课件中去,使学生随机产生的学习灵感成为课件的有机组成部分,并能直接保存在课件中供课后参考。)也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这对于课堂的教学有了很大的热情,同时白板的使用也帮助了学生更好的学习。交互式白板有力提升多媒体课堂教学互动的灵活性。
三、充分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尽量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以学生喜爱的小动物召开运动会切入主题后,以活动的图片在白板上依次排出前三队,提问:“第四队应怎样排?”,ZClick调查,设案:有两个选项,其中一个是正确的,让学生根据前三队的排列规律,自己选择第四队的排列顺序,然后交流汇报说明选择的理由。
其次注重合作探究、交流。如:“接下来,应怎样画?讨论:有何规律,与上面的相同吗?
——————
小学数学课堂是一种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本节课下来,感觉到大多数时间学生思维活跃,畅所欲言,能够积极投入到学习和探究中来。每当出现学生的意见不一致时,我及时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质疑、争论,直到意见统一。
四、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我充分相信学生,鼓励并放手让学生进行大胆地猜测与推理。教学中,对学生出现的各种合理化推测我都给与了充分的肯定,用生动、亲切的语言给予积极的评价。尤其是潘越格同学我一再鼓励她,使学生充分相信自己,增强信心,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不断品尝成功的喜悦,学得轻松而有意义,愉快而有价值!
我还不太满意的地方:
一、缺少了张扬学生的个性。这节课有些学生因紧张课堂上发挥不好,这时如果能让学生适时的放松一下,一定能更好的发挥出学生的实际水平来。
二、学习方法的指导还是有点欠缺,因为学生表现都不错(可能是学生课前预习的好),所以我没有穿插过多的学法指导,但我想如果多加一点会更好。
改进调整:
一、对学生的课堂评价再积极些。
二、多进行一些学法的指导
《找规律》教学反思 篇二
【案例一】
师:同学们,你还能用什么方法来表示一个木偶配一顶帽子一共有几种选择呢?
生:可以用连线的方法。
师:假如用两个不同颜色的三角形来表示两顶帽子,用三个不同颜色的梯形来表示三个木偶(同时出示图形)。你们能用线来连一连吗?
生:能。
【案例二】
师:同学们,你还能用什么方法来表示出一个木偶配一顶帽子一共有几种选择呢?
生:可以用连线的方法。
师:那就请你们在这张纸上用线连一连吧。
生:(面面相觑,小声嘀咕)怎么连呀?
师:(不解的样子)有什么问题吗?
生:没有木偶和帽子的图片呀?
师:糟了,老师忘了画图片了,没有图片那就不能连线了呀。
课堂中刹那间非常安静。
师:用什么办法能解决我们的问题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商量商量。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之后交流。
生1:我可以把木偶和帽子画下来,然后再一一连线。
师:用画图的方法,可以。
生2:老师,我觉得把木偶和帽子画下来挺麻烦的,我用的是写木偶和帽子的字,再连线。
师:不错,用写字的方法要简单些了。
生3:我可以用1、2、3、4、5这些数字来分别代替木偶和帽子,然后连线。
师:更简单了。
生4:我也可以用英文字母A、B、C、D、E来代替木偶和帽子。
生5:我可以用长方形来表示木偶,用圆形表示帽子,然后再连线。
【反思】
“案例一”无疑是“告诉式”的教学。教师仍然把掌握数学知识当成教学的惟一目标,注重结果而不关注过程。也许直截了当地“告诉”确实节省了教学时间,从课堂上看学生似乎也已经知道可以用简单的图形等符号来表示具体的事物,但学生根本没有参与这种符号思想的发展和形成的过程,对符号思想没有形成自己的体验和理解。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习惯于被动听讲,习惯于老师的告诉和给予,以后遇上新的问题就会束手无策,一筹莫展。
与“案例一”相比较,“案例二”在相同的教学环节花费了更多的教学时间,但这种花费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有价值的。教师精心设计了一个“唤醒”的情境——老师忘了画图片,给学生的学习制造了合理的障碍——不能连线,怎么办呢?使采用图形或符号表示木偶和帽子成为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从学生的反馈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他们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的,能比较灵活地采用适当的图形或符号来表示具体事物。这样,学生对符号思想简洁明了的特点体会是深刻的,在获得解决问题策略和方法的同时也享受了成功的快乐。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知道了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问题,如何自我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少一点“告诉”,多一点“唤醒”。要让我们的学生少一点“等待”,多一点“主动”;少一点“统一”,多一点“创新”;少一点“单一”,多一点“多样”,把发现留给学生,把探究留给学生,把体验留给学生。
《找规律》的教学案及反思 篇三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让幼儿学习有规律的排序,体验不同的排序方法。
2、能力目标:初步感受数学中的规律美,并能清楚的说出发现的规律,培养幼儿多样性思维。
3、情感目标:能积极参加探索活动,与同伴分享探索、发现快乐。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教具:规律卡
3、学具:彩笔、画纸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占场地一侧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个神秘小客人,它是谁呢,当当当当(出示手偶小猴),我们一起玩跳房子的游戏!
2、在欢快的音乐中师与幼儿入场地做游戏(幼儿依次跳过地上方格)入座
3、课件:引导观察小房子的排列规律。
师:你们玩的开心吗?老师也开心!我们找找刚才的房子有什么规律吗(幼儿:1个房子、2个房子、1个房子、2个房子)师幼一起看课件说完房子。
4、师小结:1个房子、2个房子像这样依次不断重复排列就是有规律的排序。
二、探索发现,积极参与
1、听一听
(1)先课件导语:小猴玩的可开心了,邀请我们去水帘洞参观,进水帘洞要有密码,密码在小猴身上是什么呢?小朋友要仔细听、仔细观察啊
(2)通过倾听教师发出的各种声音——师操作手中小猴拍手1下、小猴叫1声
(3)引导幼儿初步感知规律——AB模式。
师:刚才小猴做了那些动作拍几下手,叫几声,你们观察的很仔细,赶快输入密码吧。
师幼一起学小猴拍1下,叫1声哈,进行连续重复五组
2、想一想
(1)先课件导语:哇终于到小猴家,水帘洞后面发现有一条路,这条小路按什么规律排列?
(2)通过观察课件中小路的图形排列,引导幼儿说出物体的排列规律——AAB模式。2个正方形1个三角形(课件先显现2组)接下来呢(幼儿说,课件全部跟显示出来)
(3)师小结:2个正方形1个三角形、(师幼看课件说完)像这样依次不断重复排列就是有规律的排序。
3、涂一涂
(1)先课件导语:哇原来这条小路是通向小猴家的桃园呀,这里这么多的桃子,我们一起数数吧
(2)先观察红桃子和绿桃子的排列规律,再尝试给后半部分补充涂色,探索物体排列的——ABB模式。
师:(点一下显1个红桃,点一下显2个绿桃),咦后面桃子颜色不见了,应该什么颜色?(幼儿说颜色,师操作填色)。
(3)师小结:1个红桃2个绿桃、(师幼看课件说完)(最后一句师说)像这样依次不断重复排列就是有规律的排序。
4、找一找
(1)先导语课件:哇舞会开始了,看看谁来了?
(2)鼓励幼儿说一说猴子的排列规律,再找一找谁不见了,帮猴子们找回位置。认识物体排列的AABB模式。
师:(课件:2只大猴2只小猴,)谁藏起来了?(幼儿说出,课件点出)原来是2只大猴。这次谁又藏起来了(接着找出2只小猴)
(3)师小结:2只大猴2只小猴、(师幼看课件说完)(最后一句师说:像这样依次不断重复排列就是有规律的排序。)
5、跳一跳,说一说
(1)先导语课件:舞会开始了,该我们表演节目了,表演什么呢?请听音乐。
(2)在热情的音乐中通过身体律动,感知AABB、AAB和ABB三种规律模式,并说一说三组动作分别可以用课件上的哪组图形规律表示。
感知AABB:师幼一起拍2下手、跺2次脚。
感知AAB:师幼一起小兔跳2下、做1个造型。
感知ABB:师幼一起拍1下手、拍2下腿。
(3)师小结:像这样依次不断重复排列就是有规律的排序。
三、集体操作,分享快乐——贴规律卡(一种颜色,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师:舞会结束了,我们也该回家了,小猴给小朋友准备了乘车卡,我们去看看吧。用图形贴出你喜欢的规律。
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把喜欢的规律贴下来。
教师巡回指导,作品完成后与他人分享交流。师:你的图形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序的?小结像这样依次不断重复排列就是有规律的排序。
四、结束部分,游戏延伸
师:孩子们,拿好你们的规律卡我们要上车回家啦!请按照两个男孩两个女孩的规律上车。
随音乐跑步退场。
教学反思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法,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特点,怎样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改变学习方式是关键。本节课预备给学生充分的探索和创新的空间,让学生广泛交流自己的发现,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尝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物的变化。
“简单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这一节课,活动性和探究性比较强,因此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体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画一画”这一活动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规律,进一步提高找规律的能力,同时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此外,学生通过“摆一摆”,自己创造规律这一环节,使学生对规律的认识得到了升华,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在小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意识。
《找规律》教学反思 篇四
《找规律》的第一课时。本课时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还未抽象到数,所以我在课堂中结合了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这节课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发展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的设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反映和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
1、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和思维特点,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积极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2、在教学中就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
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以学生喜欢的“猜魔术”为引子,通过“找简单的规律――画规律――找生活中的规律――动手创造规律”等活动。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探究、发现事物的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能力,以及提高学生间相互合作的意识。
3、进行数学活动的教学。
建构主义学者认为,学习是主体在对现实的特定操作过程中对自己的活动过程的性质作反省抽象而产生,学习数学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找一找、涂一涂、拼一拼、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规律。
4、数学学习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学生的再创造。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通过涂色,摆学具、活动,把知识进一步的拓展,从而让学生再创造出不同规律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5、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在教学中,我把知识进行拓展,让学生都纷纷举出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通过找生活中的规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这节课,我和同学融为一体,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愉快时刻荡漾在课堂上,创新,自主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找规律》教学反思 篇五
“找规律”是根据课程标准改革理念新增加的内容,主要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本节课是“找规律”这一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是介绍一些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用数学观点发现规律的意识,为进一步学习有
关数的排列规律做好准备。新教材对这部分知识的编排,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从联欢会装饰物有规律的排列现象,引出图形排列的一些简单规律,使学生感受生活应用的广泛性,同时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本节课采取了独立思考学习方式进行教学。从生活中的斑马肤色开始引出黑白条纹的规律。然后出现彩旗、花朵、灯笼的组合,让学生体验规律。这些是最简单的图形的变化规律,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
为了让学生自然地接触新知识,又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我设计了游戏竞猜入环节。通过课件游戏,学生兴趣被调动起来,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课堂气氛相当热闹。不仅学生热情全都调动起来了,还渗透了后面即将要学的新知识。此外我紧紧抓住理论联系实际,并贯穿于整个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讨论发现规律。本节课我使用了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每个例题都制成了课件,这样教学内容就具体化、清晰化。让学生通过讨论、猜测、涂色等活动,自己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在教学最后,我把知识进行了拓展,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一些规律,学生都纷纷举出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通过举例让学生体会生活中规律无处不在,因为有了规律,我们的生活才会丰富多彩。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会发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不足之处在于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未养成,由于是一年级学生,注意力往往只有15分钟,所以后来部分学生在开小差;同时学生回答时没有要求学生把话说完整;此外在学生做作业之前没有讲清要求;在找寻和辨别规律的组合时,没有用线条区分开来,影响了本节课的时间和效率。
找规律教学反思 篇六
[案例]
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抓老虎”的游戏,好吗?(出示儿歌):
一二三四五,
上山打老虎。
老虎不在家,
我们就捉他。
先选5个人玩(包括老师),从老师开始,同学们一起一人对应一个字地读,最后一个是谁,谁就被淘汰。
师和生一起一边读,一边依次指着5个人,当读到最后一个字“他”时,师和生手正好一起指向站着的第5个人。该同学被淘汰出局。同学们哈哈大笑。
这时,老师再请一个同学站起来,然后说:“我们继续玩,从我开始……”没等老师说完,同学们叫起来:“不行,不行!”师故作惊讶:“为什么不行?”一同学迫不急待地说:“因为20÷5=4,这样淘汰的总是第5个人。”刚才被淘汰的同学也有点“愤愤不平”地说:“这不公平!老师你总是第一个,占着有利的位置,不会被淘汰。”另一同学也“帮腔”说:“我看这次应该从第2个人开始数读。”许多同学附和道:“对!从××开始读。”师追问:“为什么这次要从这个同学开始读?”同学们异口同声:“把老师给淘汰!”师:“哟!你们胆子真大呀!敢把老师淘汰。”师生开心地笑起来。师高兴地说:“虽然我将被淘汰,但我很开心。因为,你们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老师。”
师继续说:“看来5个人玩的秘密已被你们识破,那我们6个人来玩。”师再请一个同学站起来。师平静地说:“从我开始……”没等老师说完,同学们又叫起来:“不可以!”师:“又怎么了?”那个排在第2个位置的同学有点“急”了:“我不同意!因为20÷6=3……2这样淘汰的就是我。”
师继续追问:“如果15个人玩呢?”生争先恐后地说:“第5个人不同意!”
师:“真不简单!玩出智慧来了。其实,在游戏中,谁在一开始掌握了规律,谁就能占得先机。谁在玩的过程中,边玩边思考规律,谁就会在接下来的游戏中赢得胜利。谁在玩的过程中不去找规律,你总是糊里糊涂地被淘汰。”
[反思]
“抓老虎”游戏是学生课后经常玩的游戏,教师充分挖掘游戏的'教育教学价值,十分巧妙和自然地将静态的文本活化为课堂上极具吸引力的数学活动资源,为学生在自主创造的活动中体验和感悟“周期”和“余数”的现实意义,建构了牢固的活动经验,为基础的认知结构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找规律”的拓展练习演变为朗朗上口的儿歌和极富游戏精神、集操作性、参与性与一体的数学活动,让每一位学生和老师一起沉浸在童年的快乐情境中,达到了知识、情感、意境的完美结合。教师作为一个游戏的真实参与者表现出的尊重游戏规则、体现公平、公正的良好形象,给学生营造了民主的心理氛围。事实上,学生在游戏中早就“忘乎所以”,专注投入的学生也已忘了“教师”的存在,而只是一个游戏的伙伴。所以出现了“把老师给淘汰!”的呼声。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抗议”表现出的尊重更扫除了师生之间的“最后一道*虎知道 www.huzhidao.com*屏障”,师生达到了一种其乐融融的境界,更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培养和民主意识的萌发。
《找规律》教学反思 篇七
找规律”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介绍一些简单图形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探索、发现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本节课的设计我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学生所熟悉的“六一”儿童节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有规律的排列包含着的数学问题,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操作等实践活动去发现、应用、创造、欣赏规律。
第一环节:游戏导入——感知规律
通过猜图形的游戏,从开始猜的不准确到后面越猜越准,让学生初步感知有了规律,猜得才准确。通过让学生重复说的话,让学生理解“重复”一词。在这个环节中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规律的认识积累丰富的表象。 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思考、尝试的机会,在猜想中感知规律存在的同时,初步感知了规律的价值,为后面的“找”规律的教学打好基础。
第二环节:探究新知——寻找规律
这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结合学生的“六一”情境,让学生寻找物体颜色规律
(1)先是让学生四人一组初步感知规律,在合作学习中,提高了孩子们合作的能力,加强了合作的意识,同时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在新课改理念中强调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2)以小旗的颜色规律为例,通过观察学生发现它是“黄、红”为一组,重复出现。让学生理解“一组”的意思,并初步体会其规律。接下来,引导圈出这样的一组,一组,体会“一组”即是一个整体。接着摆呢,还能摆出多少这样的一组呢?感知从“有限”到“无限”,也就是渗透极限的思想。
(3)有了研究小旗规律的基础,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圈出其他三组中重复的部分。进一步理解“一组”,让学生感受到找到了一组就是找到规律的关键。
(4)通过整体回顾小旗,小花、灯笼和小朋友的规律,让学生再一次用数学语言描述规律,在这里是对孩子思维和语言上的一个提升。让学生理解“几个为一组,一组一组的,重复出现的规律”。由部分又回归于整体,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了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5)在学生寻找到了颜色规律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如果接着挂小旗,小花和灯笼,下一个挂什么呢?利用电子白板上的拖拽功能实现与学生们的互动。
(6)从图形颜色的交替变化规律延伸拓展形状及颜色和形状都变化等规律,这是学生对认识规律的一个突破,从而也明白排列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体现了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的新理念。
(6)低年级的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课中休可以帮助孩子轻松之余,再紧扣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在做操中动作也是有规律的,体会到规律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7)在学习完颜色和形状的规律后,在教学数字的规律时,学生们接受起来容易多了,例2的第1小题课件呈现,第2小题放手让学生们去做,学生汇报,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小主人的理念。
第三环节:巩固提升——应用规律
学习找规律目的是应用规律,结合实际让学生应用自己找规律的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从而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
第四环节:播放图片——欣赏规律
引导学生回到生活,寻找和欣赏日常生活中的类似规律。使学生从规律之美感受数学之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自然的实现了教学中的情感目标。
第五环节:动手实践——创造规律
这个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自己创造规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意识,巩固本课的知识。
整节课下来,有以下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1、在教学什么为一组时,应该让学生多说几遍,在第二次用规范的语言描述规律时,应该让孩子多去说,指名说,同伴说,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在学生合作学习汇报后,过渡到先研究小旗的规律时应再自然些,可以说:同学们发现的规律和大家一样吗?我们再来看看小旗的排列,这样自然过渡到小旗的规律。
3、在回归到生活中的规律时,可以就地让学生们看看录播教室内有什么规律吗?让学生们感受到规律来源于生活又回归到生活。
4、最后让学生们创造规律时,可以选几组让学生用规范的语言说一说规律会更好地巩固本课的重点。
5、后面的教学没有前面的精细些,最后创造规律时要注意课堂的组织。
《找规律》教学反思 篇八
《找规律》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生活性和探究性比较强,于是我本着“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教学产生的兴趣,教学中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造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体现数学的价值。”这一理念来设计、实施教学。回顾整节课,学生时时闪烁着创新思维的火花。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成功主要有以下几点:
1、激趣导入,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快乐游戏贯穿于课堂始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先是全班学生合唱一首儿歌《小星星》,轻快的歌声引入,再用同学们非常想得到的奖品智慧花入手,从动作、图形颜色的重复排列,引出课题找规律。接着围绕“装扮联欢会的现场”这一主题,将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现实场景中,将数学与学生进行零距离接触。在这美丽的“节日世界”里,学生用独具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审美方式,以积极的心态去创造、去享受,以激发他们爱数学、发现美的情感,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创新意识。课堂设计了涂一涂、画一画、猜一猜等教学环节,让每个孩子都动起来,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对规律的认识,还有让学生创造规律,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要表演规律,课堂学习氛围空前高涨。玩中学,学中玩,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孩子们的学习轻松又快乐。
2、探究性、活动化是本节课教学成功的关键和保障。
《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自主创造出不同层次的规律,有图形的规律,声音的规律,动作的规律……本节课中学生经历了探索规律的过程,学生在动手、动眼、动口、动脑中学会创新,切身感受到数学的美和作用,享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只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活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便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展示自我的同时,一直在担当着主人翁的角色,主动地探索规律、创造规律,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
3、联系生活,感悟规律的美,融品德教育于数学课堂中。
生活中处处存在规律,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寻找规律,感受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又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述规律,孩子们的思维得到了升华,并从孩子们的回答中适时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如:学生找到了红绿灯、斑马线都是有规律的,适时教育学生过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学生在欣赏规律美时,当课件播放到军人叔叔齐步走的图片时,适时教育学生要向军人叔叔学习。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精神食粮。
本节课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趣味中观察、猜想、欣赏,在美的感受中学习有趣的数学,更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上面内容就是虎知道为您整理出来的8篇《一年级公开课找规律教学心得体会》,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推荐作文:
- ·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10篇
- ·暑期培训心得(优秀3篇)
- ·假期的实践心得体会(精选4篇)
- ·军训心得作文800字高中精彩4篇
- ·健康教育个人心得体会精选5篇
- ·《做不抱怨的教师》读书心得体会【优秀9篇】
- ·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观后感优秀9篇
- ·线上学习在家上网课的个人心得作文【优秀2篇】
- ·温总理答记者问心得体会【优秀8篇】
- ·全民读书月心得体会(精彩5篇)
- ·师生情
- ·七夕节的经典句子通用
- ·最新廖俊波精神心得体会 廖俊波同志先进心得字(优秀8篇)
- ·学习魏书生心得体会【优秀8篇】
- ·《再别康桥》读后感优秀5篇
- ·优质服务心得体会优秀10篇
- ·最美孝心少年读后感精选9篇
- ·记忆·中秋
- ·最新团队精神凝聚力培训心得体会 团队培训心得体会优秀8篇
- ·《榜样7》观看心得体会7篇
- ·七夕吉祥话110句
- ·净水器的工作原理【最新6篇】
- ·学习《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心得体会优秀8篇
- ·规章制度学习心得体会【优秀4篇】
- ·小学生读书心得体会最新7篇
- ·国家安全教育课心得体会(最新3篇)
- ·2023跨年文案短句(精选137句)
- ·圣诞节贺卡文案句子200句
- ·读书读报心得体会及感悟 读报的感受【优秀4篇】
- ·钓鱼的启示教学反思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