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立德树人心得体会【7篇】

时间:2023-06-21 08:26:01 | 来源:草料作文网

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虎知道为您带来的7篇《学习立德树人心得体会》,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以“奉献爱心”为育人目标 篇一

德育为先,坚持正确育人。“德”与“才”作为人才的两个基本要素,它不是平行、并列的,德更具有统率和支配作用。因而学生成长的首要前提是成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原则,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价值观,在全方位、全过程的德育中,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感恩观、劳动观、法制观,热爱真善美,痛恨假恶丑,做到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以培养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开创立德树人工作新局面。

以身作则,做好学生楷模。教师工作具有“示范性”,学生学习具有“向师性”。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为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应该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只有牢记“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严于律已,以身作则,诲人不倦,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才能把教师当成良师益友。

爱心呵护,教导学生成长。师德的核心问题就是“爱”,爱心是师德的灵魂。崇高的爱心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品德的困难生,更要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少一些说教。要允许学生出差错,更要给予学生改正的机会,切忌言行过激、教育简单化。对学生细微之处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发现他们“闪光点”,多加肯定与鼓励,让爱心撒向每一个角落,让每一朵花都淋浴阳光。

立德树人征文 篇二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学校的灵魂,是高等教育的发现者、传播者和建设者。作为高校新任教师,深刻理解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十项准则、“六禁令”、“红七条”的时代背景、精神内涵,领会其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高等教育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全局中具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时代下的高等教育对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更高要求。作为青年教师要坚定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以自己是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而自豪,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所学的思想理论、精神内涵与工作融会贯通。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工作中思考并理清“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做眼界宽、心胸宽、思维新的青年教师,做靠得住、信得过、肯担当的合格教师。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行是才能的统领,是奋斗的基石,明德笃学,践履惟新。做新时代德行高尚的青年教师,以德诲人、教以导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时刻树立底线意识,具备底线思维,遵守教育部颁布的“六禁令”和高校教师师德“红七条”,敢于审视自己,正视自身问题,自我净化、自我革新。作为青年教师,更要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紧跟时代发展浪潮,勇做时代弄潮儿!

言行雅正,敢于作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热情对待每一位到办公室询问学业的学生,用心解答学生关于课程、选课、重修、教务系统等方面的疑问,尽所能在短时间内迅速解决问题。做“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学生,期待老师会以什么口吻、什么语气,何种态度解答疑惑;如果这是我的孩子,我将如何帮助,如何正向引导,如何鼓励?因材施教,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走进学生的内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亦师亦友。

常怀仁爱之心,真正关爱学生。时常想,只要学生敢于走进办公室,就是对自己有期望,对老师有信任。希望自己会在学业上有提升、有进步;同时,相信老师有能力会为其解决学业中由于自己疏忽,而出现的各种复杂性问题。公平公正、一视同仁,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位学生,用扎实学识,传播与时俱进的文化和知识,传递正能量。用心、细心、耐心,让学生欢心,让家长放心,不辜负家长的选择、学生的期待,社会对优秀人才的渴求与期望。

立足岗位、履职尽责。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具有实干精神。潜心钻研工作领域,主动思考、主动请教学习,提升业务能力,积累工作经验,做到业务专精。在排课等工作中综合考虑课程性质和教师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授课时间,最大化保证课程质量,满足教师需求,真诚服务于教师教学工作。在前任老师带领下,将所做工作,特别是涉及教务系统操作流程、排课步骤和注意事项等,以文字和截图相结合的形式制成电子版流程,为后人打好基础,做好铺垫,便于清晰开展工作。注重效率和质量,多做事,会做事,做好事;同时也要真做事、做实事,做成事。

在一流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背景下,作为青年教师应将规范的管理和严格要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相结合,在管理和服务中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明德笃学,营造治理有方、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助力学校在转型中健康发展、快速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新时代高校教师政治方向清,思想站位高,德行修为雅、思维意识新,心胸眼界宽、知识功底厚、工作本领强,严守高校教师师德师范,不忘最初为什么要出发,不忘最初因什么而选择。作为一名高校青年教师,不忘为教师教学服务的初心,不忘为学生学业服务的初心,不忘为学校转型服务的初心;牢记高校教师师德规范,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牢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使命。

学习立德树人心得体会 篇三

通过学习《做一名“四有”的好老师》的讲话材料,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坚守道德情操。在今后要不断扎实学识,以仁爱之心,积极争做幼儿喜欢和敬佩的好老师。现将我的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一、提高学习能力,进一步增强自身素质。

在日常工作中要深入学习业务知识,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每天工作再忙,也要重视政治学习,一定要把学习的危机感、紧迫感,提高素质作为生存和发展的紧迫任务。把学习当作一种工作和追求,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高知识层次,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

二、提高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本领。

今后工作还要养成习惯于观察幼儿的主动意识,在观察到某种现象后,结合理论加以思索、分析、总结,找出隐藏在现象后的实质。这种观察分析,会使我能更深刻地向家长反映问题,更深入地了解幼儿,为正确地解决处理班里问题、纠正或发扬幼儿的优缺点提供了一把新钥匙。

三、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随着我园的不断发展,我们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将会越来越多,工作任务也将会越来越繁重。要使我园工作再上新台阶,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提高创新能力。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事事要讲发展,不断开拓工作新局面,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对每天的工作。在一线教师中,发扬艰苦奋斗、埋头苦干、自觉奉献的优良作风。

四、要提高自律能力,进一步增强教师的形象。

我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个人,而且代表着党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影响幼儿。我要着力规范服务行为,树立良好的形象,培养高尚的人格。用自己的全部爱心去教育每一名幼儿。因为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天职,有爱才有责任。

总之,要想成为好老师,我不仅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良好的工作能力以及全部的爱心,而且还要有好的创新能力和自律能力。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看人看事,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要不断地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和改造,塑造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做教师虽然很辛苦,但我们也很幸福,因为我们是在为祖国、为党的事业培养接班人,我将从幼儿的成长中得到收获。

立德树人征文 篇四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从确保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和把握好正确方向。落实这一根本任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必须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坚持立德树人,高校当时刻牢记强化政治意识,把握政治方向,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经常主动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引导更多青年学生保持政治定力,为实现中国梦凝聚青春力量。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要从青年学生的成长实际出发,突出教育创新。一个精神上“缺钙”的人,是不可能承担时代所赋予的历史重任的。有理想就有人生的精神动力,有信念就能开辟美好未来。坚持立德树人,高校要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青年学生思想认知规律,不断改进和创新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用深入浅出、贴近生活的鲜活事例化育青年,感染青年。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要突出师德建设,加强示范引领。按照做“四有”好老师的标准,我们要引领青年学生,自己首先就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否则,我们就会失去对青年人的感召力。其实,全社会对教师的期望不仅包含渊博的学识,还要求教师以高尚的情操、纯净的人格去影响下一代的成长。立德树人是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优秀教师是帮助青年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引路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军。每个教师都有机会成为示范楷模,关键是如何充分发挥积极影响,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工作重点。人才培养的质量,不应只看考试分数,更根本的还要看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否具备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要不断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要面向全体学生,牢固树立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和系统培养观念,更加注重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更加注重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协同育人,努力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更加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为党和人民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既要落实到教材课堂中,落实到文化育人中,也要落实到实践活动中,落实到政策制度中,更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同民族团结教育,同提高法治意识、环境意识、国防意识等紧密结合,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强大合力。思想文化阵地,优秀的文化不去占领,错误的思想就会去占领。因此,坚守立德树人主阵地,高校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增强文化自信,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提升舆论引导能力,打好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育人的“组合拳”,激发青年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青年学生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

立德树人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党对人民教育事业的一贯主张。高校作为教书育人重地,肩负着科教兴国的重任,立德树人是高校崇高使命所在。

立德树人心得体会 篇五

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爱岗敬业,这是师德的基础,爱岗敬业是使所有其它素质成为可能的特征。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要甘于寂寞,甘于辛劳,乐于奉献。

二、热爱学生,以情育人

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爱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达到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的烦恼。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要做到能爱、善爱。要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微小“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要爱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要爱他们成长过程中孕育出来才一串串教育劳动成果。“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面向全体学生。“金凤凰”固然可爱,而“丑小鸭”更需要阳光,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少一些说教。要多和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查找“后进”的原因,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在学习上和生活细节上关心他们。

三、率先垂范,为人师表

人们常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一个个多么神圣的字眼,老师职责不单是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并能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正直去构筑学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教师应是最能以身作则的人。教师的思想感情,处事哲理、人生观点、道德境界、品德修养甚至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有着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言教、身教,并且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在行动上。所以,我们教师需要处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要学生刻苦学习,自己就必须学而不厌,手不释卷;要学生认真劳动,自己必须热爱劳动;要学生讲文明礼貌,自己必须谈吐文雅,远离粗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四、积极进取,不断学习

作为一名教师终身学习,不断进取,这是时代呼唤,也是新一论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程的开放性、研究性、多元性等等特性使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在读书学习中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这是我们的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要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把教育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导引学科的发展。

立德树人征文 篇六

一、立德树人,语意深远

立德的“德”,就是德行品德,是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品性与操守。所谓立德,就是以德育为先,用积极的正面教育激励人,人生最高境界是立德有德,实现道德理想。其次是事业追求,建功立业。再次是有知识有理想,著书立说。树人的“人”,就是要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俗语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接班人的事是百年大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立德树人,就是要作为人民谋福祉的人,做高尚的人,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人。这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接班人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树人是立德的根本目的。百年大计,立德树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树人不仅是成才立业之本,更是治国安邦之道。

二、立德树人,责任重大

立德树人就是说在教育中以人为本,把人放在第一位,以人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顺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本能,关照人的发展,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把人的智慧潜能挖掘出来,成为一个理智健全的人。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乐观向上的精神,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快乐,关注学生内心世界,塑造学生纯真完美的心灵。培育学生健康的人格、美好的心灵,让学生拥有终身学习发展的能力。学生从学校门走出时,能够担当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因而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关爱学生,精心培养学生,信任每一个心灵,善待每一名学生。大学生是有思维有感情有知识的群体,他们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体贴与热情帮助,心情舒畅地接受教育教学,实现教育心灵沟通、灵魂交融、人格对话的目标。

三、立德树人,德育先行

德为才之帅,德是做人的根本,成长的根基。要做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学生的头脑,使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是以“实践—精神”的方式掌握世界的,脱离实践空谈道德,只能是水中捞月。道德是养成的教育,要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就要做到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全面深化课程新理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之中,融入到各学科课堂教育教学之中。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德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高校作为青少年学生培养的重要阵地,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不但有正确的理论指导,还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配合,思想政治课既是一门社会科学教育课,也是一门德育课,它的地位和任务是任何课程无法取代的,思想政治课是我国学校教育和资本主义学校自由发展的本质区别。

四、立德树人,教师是关键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接班人的关键。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也是道德的引领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的塑造者。作为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育别人自己要先受教育。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打铁还要自身硬,只有教师自身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才能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五、立德树人,狠抓落实

一是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将立德树人贯穿于各科课程改革各个环节之中,把党的教育方针细化到各科课程改革各个细节之中,将学科育和教育内容有机结合,挖掘学科教育中的文化内涵、德育因素,人文精神,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大学德育课程要关注社会价值取向,坚持科学性,具有针对性,符合时代性,不断优化课程结构,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使学生学习各个学科知识时,潜移默化受到德育教育,体现全过程育人,这就要求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大力推行学科教育,改变只教书不育人问题,让教育回归本质,实现知识能力培养与价值观培育有机统一,把德育寓于智育体育美育之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是吸收传统优秀道德文化,立德树人。中华文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立德树人体现了传统道德文化的优秀精粹,要学会道德修身,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处理好孝、悌、忠、信、礼、义、廉恥等处世之道,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救世情怀,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教育感化学生,用传统道德文化价值观念反思自我,感召体验,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将这些优秀道德传统融入学生思想中,增强教育效果。

三是在德育实践中认识世界,认识社会,体悟人生,正确对待自然,正确对待社会,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自己,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磨炼意志,适应瞬息变化的世界,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学校德育实践活动是德育教育的载体,吸引学生参加丰富有趣的德育实践活动,德育实践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围绕一定的目标组织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增加情感体验,逐渐规范自己的行为,把课程学到的德知,形成德识,有了一定的德行,在生活学习中严格要求自己,逐渐形成自己的德行习惯,使德育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公益活动,成为生活化德育的有效途径。社会公益活动促进团结友爱,真诚互助,关心他人,关爱社会,在与他人交流中学会文明有礼,有责任心,内化德识,外化德行,从德行升华为德性,德性是一种发乎心、行乎外的道德素养,它与生命融于一体,需要学生去体验感悟反思而自主构建。

四是道德教育要利用一切资源,包括家长资源,社区资源,社会各种文博资源,社会媒体资源,全社会齐抓共管,多管齐下。

五是立德树人,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主题教育活动,以节粮节水节电为荣,以浪费资源为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继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讲文明,懂礼节,树新风,创建优秀校园文化,形成良好校园文化环境。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学习,为树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核心价值理念不懈奋斗,为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规范从我做起,严格要求,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要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使高校发展做到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

落实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心得体会 篇七

思政课是培养时代新人的“第一课”

9月1日出版的第17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文章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可以说,思政课就是培养时代新人的“第一课”。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思政课就是释疑解惑、走近人心的一门功课。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过程中,思政课承担着知识传承、价值引领、行为养成的重要职责,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好新时代思政课,既是“传道授业”,更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总书记重要文章以高远的历史站位、深邃的战略眼光,深刻阐述了学校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明确要求,为推进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是关系到国家千秋基业的系统工程。因为,青少年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思维最为活跃,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培育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国家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让思政课成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第一课”。要摸准青少年思想认识的矛盾点,讲透青少年利益关系的交汇点,找准化解矛盾的切入点,帮助青少年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在交融交锋的思潮中谋共识,在多种多样的声音中立主导,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入脑入心。

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要以解疑释惑的真诚为切入点,以辨别是非的真理为立足点,以奋斗人生的真谛为着力点,以社会责任的真言为落脚点,既要创新方式方法,让思政课更有亲和力、吸引力,又要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青少年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同时,紧密结合实际,纠正青少年存在的片面、狭隘、模糊甚至错误的思想认识,以透彻的分析浸润和引导青少年,把主流意识形态内化为青少年的政治认同,把理想和信念这杆旗帜,润物无声地立到青少年的心里。

时代在发展,思政课也要与时俱进,譬如,要将今年疫情防控中,党中央决策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联防联控措施成效、疫情防控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等,作为案例融入思政课教学,让源于事实的理论,推动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通过思政课,把民族精神宣讲好,把爱国奉献宣讲好,帮助青少年把握思想方向、保持战斗定力,就能真正将思政教育所带来的影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立志挑起实现民族复兴的重担。

上面内容就是虎知道为您整理出来的7篇《学习立德树人心得体会》,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