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化苦旅》有感《阅读,让心灵去旅行》1200字

时间:2022-11-08 13:12:13 | 来源:草料作文网

夜很深,窗外寒风呼啸,惨白的月光摇曳着参差的树影,窗内却温暖如春,伴着如豆的灯光,品味那些美好的篇章,字里行间,满满都是感动。

从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开始,我想我离那个温暖的世界又近了一步。那个世界,有最鲜明的想象,有最典雅的词藻,有最坚固的的信仰,最终构成了茫茫黑暗中的星星灯火。有人说,读书就是和高尚的灵魂对话,确实,走近余秋雨,走近《文化苦旅》,我的心灵开始渐渐沉淀。回首阅读的来路,我不禁开始梳理点点滴滴的心路碎片。

《文化苦旅》如一位风景导航员,带领我穿越祖国文化的山山水水。

轻启书页,我感叹那些名胜古迹。岁月流转,他们褪尽了艳彩,却依旧迷人。从“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到“大漠孤烟直”的大西北,从冰天雪地的北国到充满民族风情西南边陲,莫高窟的色彩、线条令我着迷:北魏色彩的浑厚沉着,隋朝的畅快柔美,唐代的喷射舒展,五代的精细温煦……这是一条色彩的河流,也是文化的河流,一直汹涌地向我奔泻而来。

我时而来到粉墙黛瓦的江南小镇,领略自然如邻家的感觉;时而在柳侯祠前,追想柳宗元的一生,被贬至荒远之地的他居然还能创作出色的山水文学——《永州八记》,不禁肃然起敬。时而来到心仪的大上海,不想在作者笔下的上海人却是如此精明精致,让我惊讶惊叹的同时也渐渐消释了我对他们的偏见。时而坐着《夜航船》来到“波撼岳阳城”的《洞庭一角》,“清荣峻茂”的《三峡》,领略《都江堰》《白莲洞》的奇景;时而在《老屋窗口》停留,在《废墟》旁为《藏书忧》为《笔墨祭》;时而登上《道士塔》,赏《阳关雪》、听《沙原隐泉》,风景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令人赞叹不绝。

走走停停,翻翻看看,我在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上且读且思,一路享受着,冥思着,有风景无限的欣喜与愉悦,更有文化失落的苦涩与惆怅。合上书卷,山山水水入梦而来。

《文化苦旅》如一位精神摆渡者,引领我去深思我们读书人的责任。

看到关于藏书的文章——《风雨天一阁》,我心中为之一震。对于藏书是有所耳闻的,对于藏书阁也抱着崇敬的态度,想象着那一本本历史悠久的泛黄的线装书,经受过岁月的沧桑洗礼,领受过炮火的烟熏,聆听过铁蹄的蹂躏。想到从岁月的风尘中蹒跚走来的藏书楼依然巍然屹立于浩浩天地之间,怎能不让人惊叹和神往呢?

感谢范钦——一个真正的藏书家。他曾因顶撞过有巨大权势的皇亲国戚,而遭到重刑杖打,还进过监狱。但他豪不畏惧,最后谁都奈何不了他,这就是一个古代藏书家,一个真正称职的藏书家所表现出来的超越常人的强健的精神品质。80岁高龄的范钦走到生命的尽头,但他连生命的最后一刻都要坚守岗位。他将自己的财产分成两部分,一份是他坚守一生的藏书楼,另外一份是一张万两银票。他让他的两个孩子去选择自己想要拿的一份。

然而有范钦这样伟大的父亲,就会有像他一样伟大的儿子。他的大儿子范天冲毅然的选择了子承父业,他继承了藏书楼。中国的古老文化就是因为有了像范氏父子这样的真正的读书人而保存到现在的。

我不得不佩服范氏父子,在那个别人眼里只有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的时代里,他们选择了浩然正气,选择了清逸大气,他们更是选择了读书人的凛然大义:读书人读书不能只为自己,要为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这样读书人才是读书人。我蓦地想起了“宁可饿死也不受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想起了那个长须飘飘、昂首走在队伍前列慷慨陈词的闻一多先生,我想起……

我忽然想到《文化苦旅》如一位精神的摆渡者,引领着我们读书人崇善向真,从粗俗走向纯粹,从卑微走向崇高。读书人是明理之人,应该有担当和大义,为了国家和民族。一如那范氏父子一样清气满乾坤。

手棒《文化苦旅》,随着作者的笔触在字里行间中游历了大半个中国。旅行结束,本应陶醉于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然而我却无法使自己陶醉,心头莫名地涌出一种苦涩与焦灼。为曾经的沧桑岁月,为曾经的清风明月。合上书本,眼前依然是看不尽的山水、看不完的流云。我想我的“文化苦旅”才刚刚开始,它会引领我去寻找那青葱丰茂的精神麦田。我也相信这阅读之旅,心灵之行,会伴随着我慢慢成长。

三更有梦书当枕,阅读,让心灵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