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易行难
顾名思义,知易行难,即认识事情的道理较易,实行其事较难;明白认知事物的规律道理是一回事,能够做好是另外一回事。
那么剖析知易行难这一观点,我们首先可从分析获知途径和践行途径的难易程度。第一:获知途径多,我们可以很容易的了解到我们需要了解的道理,比如人们可以从生活经验中获知,自己实践探索中获知,通过自然启迪中获知,这是直接经验的获得;还可以从查阅字典书籍获知,别人的传道授业中获知等等这样间接经验的获得,让人有许多机会明白做人的道理、科学理论等等知识,所以知易。
第二:行难,践行要受到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限制,意志力不强,性格懒惰,没有决心,心理易受干扰等等主观因素,都会使人很难践行成功,杨广曾经在《白马篇》中仔细的总结了历史上亡国兴国的原因,但是由于他的贪乐和荒淫的心理,使他没有做到兴国,反而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暴君。而诸如天时地利、适当机遇、健康的身体素质、工具知识等外在条件都会对践行产生极大的限制,大家都知道刘翔是曾经拿过百米跨栏冠军的运动天才,对跨栏知识的掌握已经相当熟悉,但是当他的腿受伤以后,受身体素质影响,他很难再去达到过去辉煌的水平。正是由于我们的行动会受到主观及客观诸多因素影响,所以行难。
第三:再根据知易行难的成语释义来解释,明白认知事物的规律道理是一回事,能够做好是另外一回事。“知难行易”与现实情况不符,大道理似乎人人都懂,但是真正践行起来很困难。例如每个吸毒的人都知道毒品的危害,但是他们戒毒就很困难,谁都知道植树造林可以绿化沙漠,但是我们的土地还是在以惊人的速度被沙化啊!再看当今社会,黄赌毒泛滥,犯罪猖獗,贪污贿赂事件层出不穷,难道真的是那些人不懂得这是违法犯罪的吗?共产主义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诞生了,但是现在共产主义也没有实现,这些生活的现实情况,不正好论证了知难行易与现实情况相悖,知易行难才是正确的观点吗?。
《尚书》提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也”,我们要正视知易行难,明白知易行难,才能用心去对待行动的困难,不做大道理的巨人,行为的矮子,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个人的发展才能更加完美。
推荐作文:
- ·敬畏规则
- ·打破陈规
- ·中学生早恋对吗?
- ·人生的第一颗纽扣
- ·热爱生命
- ·抓住现在,活出自我
- ·弱遇难不悲则强,国具强不喜则富-议论文作文700字
- ·以高度为话题的议论文
- ·困境中张扬,张扬中灿烂
- ·奇遇
- ·我们是个性张扬的90后
- ·在喧嚣中寻觅安静的沉淀
- ·生活需要仪式感议论文
- ·不知足,也常乐
- ·人的一生该怎样度过议论文
- ·周记
- ·实力并非正义
- ·抗争还是认命
- ·抗击疫情,我们在行动
- ·个人与集体关系-初中生议论文900字
- ·他们说,我们说
- ·绿豆成长记
- ·创新使人走向成功
- ·画一扇窗给自己
- ·成长与成功
- ·城市人·乡下人
- ·谈勇气
- ·法律在我心
- ·我看电子游戏
- ·敬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