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结尾怎么写【通用4篇】

时间:2024-07-24 16:44:21 | 来源:草料作文网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特别是其中的话题作文,更是常见,话题作文的主题不必从材料中提炼,而是从话题引发出来的,材料的作用在于阐发话题,启发学生作文思路,就材料本身而言,既可以运用到写作中,也可以不加采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阅读的我的家乡结尾怎么写【通用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家乡结尾怎么写【通用4篇】一

高中读后感怎么写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或读了一段话,或读了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 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其次,要准确选择感受点 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再次,叙述要简 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 最后,联想要注意形式 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性)、相反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相关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关性)、相承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承性)、相似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等多种。写读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

我的家乡结尾怎么写【通用4篇】二

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读好原文。“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了解,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其次,排好感点。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以写成读后感。

第三,选准感点。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第四,叙述要简。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 “ 叙”。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

第五,联想要注意形式。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性)、相反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相关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关性)、相承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承性)、相似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等多种。写读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

我的家乡结尾怎么写【通用4篇】三

悠远而漫长是那条人生之路,就像是一条盘山公路,永无一往直前,不知道有多少艰难险阻,甚至遭遇挫折和失败。在危困时刻,有人向你伸出温暖的双手,解除生活的困顿;有人为你指点迷津,让你明确前进的方向;甚至有人用肩膀、身躯把你擎起来,让你攀上人生的高峰……你最终战胜了苦难,扬帆远航,驶向光明幸福的彼岸。

那么,你能不心存感激吗?你能不思回报吗?感恩的关键在于回报意识。回报,就是对哺育、培养、教导、指引、帮助、支持乃至救护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并通过自己十倍、百倍的付出,用实际行动予以报答。

我的家乡结尾怎么写【通用4篇】四

【篇一:假文盲】

寒风凛冽的冬天里,站台上的人特别多,因为这是大年初六。在一个站台上有一个牌子写着“母子上车处”,这是为了方便母子上车,才设立的。可是呢,我却看到了这样一幅场景:

在“母子上车处”旁,有一对母子站在站台外面,很明显是被挤出去的。而站台的中央却站着几个中年男子,我看见这几个人文质彬彬的,从哪儿看都像是知识分子。

一个人穿着貂皮大衣,走的皮鞋,一看就是某公司的经理,显然是假的文盲。

一个人闭着眼睛,轻快的吹着口哨,像是在告诉我们:“我是‘文盲’,我不认识‘母子上车处’这几个大字。

另一个人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想必今天是多么的冷,因为他正在发抖!

我现在虽然只是在说这几个不懂人情,不懂规则,为自己的利益,不顾别人的人。但是,我在这里主要是想说:“我们不应该为了自己的方便,而不顾他人。我们应该遵守这个世界上的所有规则,遵守自己良心中的每一个规则。”

【篇二:假文盲漫画】

今天,我看到了一幅漫画,叫做《假文盲》。让我陷入了沉思。

一个寒冷的早晨,北风呼啸。在公交车站点,立着一个十分醒目的大牌子,上面“母子上车处”五个大字格外耀眼。可在牌子下面的上车通道上,有四个身强体壮的大男人站在那。他们一个个面无表情,若无其事地在那儿等车,却把本应享有这项权利的一位年轻母亲和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挤在了一边。

在母子候车处等候的四个大男人中,第一个人身穿的一件大衣,裤子和皮鞋都很讲究,看上去是个有知识的商人。可他眯着眼睛,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第二个人戴着大棉帽,穿着一件长大衣,两手插进衣兜里,他眯着眼睛,毫不在意那牌子上的字。第三个人像一知识分子,矮矮的个子,穿着一件时髦的羽绒服,脚蹬着一双油亮的皮鞋,鼻子上架着一副宽边眼镜。第四个人穿着一件大皮衣,戴个口罩,可是,眼睛里却掩饰不住内心的不安。

母子上车处是个优先的上车位置,这是社会关爱儿童和妇女的表现。可那些看上去很讲究的人,反而借这个机会来给自己优先。他们的穿着很干净,但他们的内心是无比丑陋的。他们看上去很有文化,其实他们根本不懂得“尊老爱幼”这个成语的真正含义。

在当今社会中,仍有这样一些坏风气。比如:公交车上写着:“禁止抽烟”。可是还是有人在车上肆无忌惮地抽着。草地旁写着:“小草青青,脚下留情”。可是,仍然有人进去踩踏草坪。这样的人都是假文盲。

在生活中,我们不能贪占小便宜。做什么事都要光明正大,心中不能光想着自几,还要多想想别人。

与人为善,就是与己为善。在爱的传承中,你、我、他人人有份。如果我们每个人想别人都比想自己多一点点,这个世界将会更加美好!

【篇三:假文盲作文】

寒冬腊月的一天,北风呼呼的吹着,路边的小树左右摇摆,一位妇女抱着一个孩子,来到了公交车站。站旁立着“母子上车处”的木牌子。

但是,牌子下却站了四个大男人,他们一个个面无表情,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在那等车,实在让人气愤。他们是文盲么?不是的,从他们的穿着和打扮都像是饱经诗书的人,可是,却都目空一切。

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假文盲”还真不少如:公共汽车上,常有几个座位上方,明明写着“孕妇专用座”“老弱病残专用座”,然而有些人在众目睽睽之下,依旧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坐在那,让那些孕妇、老弱病残者站在后边;公园里,“不准踩踏花草”的牌子数不胜数,并且非常醒目,然而,被踩踏的花草却随处可见;广场上漂亮的垃圾箱上的字格外耀眼,但是,仍有人在旁边乱扔垃圾……这些“假文盲”只顾自己的利益,不管大家的感受,充分体现了他们不道德的做人平行。

只要我们每个人都遵守社会的公德,我相信这种现象就会逐见消失。让我们为这个目标而奋斗吧!

【篇四:假文盲漫画】

车站的“母子上车处”闹哄哄的,里面挤满了前来坐车的人。可走进一看,哟!那里竟然站着4个穿着棉皮大衣的大男人。

你瞧,站在“母子上车处”这个牌子下面的是一个圆头圆脑的大男人,他穿着一件名牌大衣,两只手插在口袋里,眼睛紧闭着,若无其事的站在那次;站在圆头脑身后的是一个军人,身军装,还有一个瘦小的老人身穿着棉衣。而在胖男子旁边站着一位抱着小孩的瘦小女人,她被挤到了一旁,默默地看着那四个有学问的人。

在这个高度文明的城市里,有许多人为了自己方便,为了自己的利益,做假文盲这种不文明的人,而真正弱小的人却被人们忘记了。在现实社会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现象,如:在插有“小草有生命,请你们爱护她”的牌子边上,仍有许多人在上戏耍打闹。

这位着名的漫画家华君武画的这幅《假文盲》,反映了现实人生活中,这种只为自己利益着想的现实。所以我们应该加强民族的道德观念。

【篇五:假文盲】

今天我看了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先生在1980年画的一幅名为《假文盲》的漫画。

这幅漫画主要描写了在公共汽车站台上,几位大汉站在专为妇女儿童准备的“母子上车处”等车,把一位抱着孩子的妇女挤到普通候车处等车的场面。作者讽刺了社会上那些不遵守社会公德,蛮横无理,依自己力量大欺侮弱小人群的人。

看了这幅漫画,我不禁沉思起来。画面上的几位大汉,第二个和第三个都戴着帽子,第三位还戴着眼镜,看着都像有知识的人;而且第二位大汉比较年轻,应该说年轻人不应该是文盲的。第四位戴着口罩,既然他们知道讲究卫生,又怎么会是文盲呢?依我看,他们肯定不是文盲,他们是为了自己乘车方便,不遵守乘车规则,硬是把这位抱孩子的妇女挤到普通上车处,自己站在母子上车处。

据我观察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甚至可以说很普遍。就说这学期开学报名吧,本来大家一个一个排着队按顺序交学费的,忽然来了几位男士,把一位低年级学生一下扒到一边,很快把队伍挤散了,挤到交费窗口,不顾别人的指责,三下两下交完费扬长而去。自从他们走后,队伍就散了,乱糟糟挤做一团,往往交完费就被挤得上气不接下气了,还有的被挤掉了鞋子。这多么不好呀!

我希望大家都能遵守社会公德,共同营造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人代会上提倡的和谐社会吧!

【篇六:假文盲】

每个人都是社会这个大家庭的一员,而“道德”更是社会风尚的体现。但在今晚看过华君武的作品——《假文盲》,却让我了解到了社会与道德的另一面。

黑白描绘的《假文盲》漫画上,我看到了这样的一幅画面:在显眼的标识“母子上车处”下,却站着四位威风而高大的男人。他们的神情有的懒散,有的神气,有的麻木,有的自得。而那手抱婴儿本该享受此服务的妇女,却被四个大男人挤到一旁,无奈地哄着哇哇大哭的婴儿,焦急得差点掉下眼泪来。而那四位身强力壮的男子,却仍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宁愿丢下自尊,去做“假文盲”,无视身旁的标示,也不愿放弃这一时的便利。

在生活中一定有类似的“假文盲”,在四处都是标牌,“请勿践踏花草”的草坪里,却经常可以看见有人在玩耍、嬉戏,把绿油油的小草踩踏得面目全非;在挨挨挤挤的公共车上,也可看见几个乘客把“专座”所霸占,成为他们个人的“专座”……难道,那些违背公德的人都不识字吗?

社会多么广阔,而在道德的背后,却无处不存在黑暗。

此时的我不禁想到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我想,就算是再恶劣的人,应该也都曾经有过善良的一面。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想到:图中的妇女既然受了委屈,但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替这位妇女评理吗?

有时候我觉得:社会就相当于一张无形的大网,将好与坏都合在了一起。

【篇七:假文盲】

在一个北风呼啸的早晨,在一个标着“母子上车处”的站牌那里,发生了一件十分奇特的事情,几个大男人居然站在那里,却把一个怀里抱着一个一岁小孩的母亲给挤到了一旁,难不成他们都是文盲,不认识上面的子,不像呀!你看:

第一个人大腹便便,身穿一件名牌大衣,皮鞋又黑又亮,想这样的人八成就是个机关干部,机关干部会不识字?

第二个人身穿一件羽绒服,正在闭目养神,看这气质,不是个教授就是个老师,既然是当老师的会不认识字?

第三个人头戴一顶帽子,也许是天冷的缘故吧,他把脖子缩了缩,使自己变的十分矮小,脚上的一双皮鞋明晃晃的,肯定十分有钱,既然有钱会没受过教育?要他真不识字,那他怎样与别人签合同呢?

看来他们都认的字,可是他们为什么都站在母子上车处那里等车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因为他们只顾一己之利,如果他们都能够把位置让给那位妇女,而自己去别的车站等车的话,那么这些站牌上也不用标着这是母子上车的地方了。

【篇八:假文盲】

亲爱的朋友,您看过华君武爷爷的漫画吗?您理解他漫画的深刻寓意吗?下面,我就给您讲一个华君武爷爷著名的漫画故事——《假文盲》。

故事发生在一个长途客运站。由于临近春节,这里的旅客特别多。车站领导想尽了一切办法,调整车辆,增加班次,但总是车少人多,无济于事。尤其在旅客上车时,好不容易等来一辆车,大家就一拥而上,你争我抢,生怕占不到座位。这样就苦了哪些抱小孩的母亲,她们总是被强壮有力的`男子挤在一边,好不容易上了车,也只能是站在那里被人们挤来挤去,孩子哇哇地哭,母亲也跟着流泪。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车站的工作人员想了一个办法,在入站口的旁边又开了一个上车通道,并竖了一块高高的标示牌——“母子上车处”。这个办法,确实方便了那些带小孩的母亲,她们可以和其他人员隔开,走专门的通道提前上车。

但好景不长,还没过两天,这个母子上车的专用通道,就又被一群年轻力壮的“大孩子”们占领了。这不,今天古城幼儿园的阿梅阿姨就遇到了这烦心事。

一大早,阿梅阿姨带着一大包行李,抱着不到四岁的儿子来到车站。大老远,她就看见了那高高的标示牌——“母子上车处”。她喜出望外,抱着孩子直奔过去。到跟前一看,这里站着的一队人并不是妇女儿童,而是几个肚大腰圆的大老爷们。她好不容易抱着孩子走到前面,可这几个爷们旁若无人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丝毫没有要给她们让道的意思。

她无奈地站在一边打量着这几个人:站在最前面的那位好像是个国家干部,穿着一件笔挺的黄呢大衣,脚上的鳄鱼牌皮鞋黑亮黑亮的,一尘不染,他双手插在大衣口袋,目不斜视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第二位好像是个中年军人,魁梧的身材,得体的毛翻领大衣,让人感到一种威严,他比前面的那位高出大半个头,站在那里双眼紧闭,好像正在闭目养神;第三位好像是个知识分子,一付金丝眼镜,看上去知识丰富、很有修养,难说,看到他那目不斜视、若有所思的神情,说不定还是个教授呢!第四位好像是个大夫,一只雪白的大口罩盖住了他的大半个脸,他那睿智的眼睛微闭,好像一直在研究他前面那位教授的后脑勺;……

阿梅阿姨从前到后观察着每一个人的脸,他们好像很守秩序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好像旁边那些无奈的母亲和哭闹的孩子简直就不存在似的。阿梅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走到最前面的那位“国家干部”跟前,“同志,您没注意看吧,这里是‘母子上车处’”。那人仍然目不斜视,“对不起,我是文盲。”尽管他的声音不大,但站在他身后的一队人肯定都听见了,但仍然没有一个人反应。这时,阿梅不知哪来的勇气,他把正在上幼儿园的儿子高高举过头顶,大声地说:“孩子,请你把这牌子上的几个大字,念给你的这些伯伯和爷爷们听吧!”“母——子——上——车——处,母——子……”,一声声稚嫩的童音在车站回荡,一个个假文盲如梦初醒,纷纷拎着大包小包回到了自己应该去的地方。这时,孩子的哭声没有了,只见那些母亲和孩子们非常自觉地排成一队,整整齐齐的站在“母子上车处”的牌子下面。

车来了,人们一个接一个的自觉地上车,当然,阿梅阿姨和她的儿子也和其他的母亲和孩子们一样,已经早早地坐在了临窗的几个座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