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高中记叙文《品曹植:白马篇》》1000字

时间:2022-11-21 12:59:04 | 来源:草料作文网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此篇又名《游侠篇》,我认为“游侠”或许更能体现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本来游历在幽并之间的少年郎,无拘无束,畅意快活。因烽火次第,边城紧急而远赴边关,大有一种“誓扫匈奴不顾身。“的大义凛然之气,在家国危难之时挺身而出,这正是一种侠义。朱东润先生的作品选中说”游侠儿,重义轻生之人。“其实哪里是轻生呢,只不过是在国难面前选择了大义,随时准备为国赴死,游侠当是如此“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这是曹植年轻时期的作品,幼年的曹植同众多兄弟们一样,是在戎马倥偬的生活中度过的。这种戎伍生活一直到建安九年,曹操击败了劲敌袁绍集团,攻克了其经营多年的邺城,方才有所改变,又因才能出众得到曹操的重用,但是在后来的太子之争中,他屡次喝酒误事导致曹操对他失去了信任,从此他便告别了激昂奋发的人生阶段,陷入了苦闷和悲愁中,曹植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后期的诗歌则主要表达由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白马篇》正是体现了他前期的想要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

第一句很能让人想起李白《侠客行》中的诗句:“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驾驭着白马向西北驰去,马上佩带着金色的马具。这真是一副极其利落的场景,好奇者问他是谁家的孩子,原来是幽并之间的游侠。,这位游侠小小年纪就离开了家乡,到边陲地区建功立业。楛木箭和强弓从不离身,下苦功练就了一身武艺。拉开弓如满月左右射击,一箭箭中靶心不差毫厘。飞骑射裂了箭靶“月支”,转身又射碎箭靶“马蹄”。他灵巧敏捷赛过猿猴,又勇猛轻疾如同豹螭。本来就是及其惹眼的少年,武功又这么好,让人自惭形愧同时又心生敬佩。其实这里曹植的理想已经很明确了,同样是初露锋芒的年纪,他一个提笔文人不能以文安天下,便希望自己也像这位游侠一样武艺高强,能建功扬名,大放光芒。

后文是游侠生活的转折点。听说国家边境军情紧急,侵略者一次又一次进犯内地。告急信从北方频频传来,游侠催战马跃上高堤。随大军平匈奴直捣敌巢,再回师扫鲜卑驱逐敌骑。上战场面对着刀山剑树,从不将安和危放在心里。连父母也不能孝顺服侍,更不能顾念那儿女妻子。名和姓既列上战士名册,早已经忘掉了个人私利。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这一段是游侠真正上战场的描写,战况十分紧急,游侠沙场征战,已将父母妻子抛在脑后,将生死置之度外。既然已经参军,就不能有什么私念。

在曹植之前很多写战争的篇章很多都是对“王事靡盬“表现出的疲倦与思归之心,很少有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曹植的《白马篇》可以说是他内心的独白,他渴望建功立业,所以塑造出了这样一位游侠的形象,并且高度赞扬游侠崇高的精神。钟嵘评价他:“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白马篇》通篇读下来让人觉得文采斐然,读到“连翩西北驰“的时候觉得自己耳边都是呼啸的风声,让人很容易被这位洒脱的游侠感染,恨不得一睹其风采。

或许每个文人心里都住着一位安行疾斗,不辟斧钺的将士,但他们也明白“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残酷,建功立业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目标,曹植用满腔激情造就了一位白马英雄,为建功立业为国捐躯,这种精神放在现在也是极其值得赞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