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的作文

时间:2022-07-07 14:05:44 | 来源:草料作文网

情感的作文锦集9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情感的作文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情感的作文 篇1

  踏遍锦绣河山,本以为自己是眷恋秀丽壮美的山光水色,却不知,是对隔着咫尺天涯的你有那样一种别样的情感……

  ——题记

  昨天是上元节,本该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却无奈人有意,天无情。我漫不经心的看着四周空落落的房间,一种怅惘油然而生……

  不时抬头望望窗外的景色。只见,漆黑的夜空划过一丝光亮,似流星般耀眼,我打开窗户,静看远处的那片火树银花,在那片烟火中,我忆起了与你走过的青葱岁月……

  那年暑假,你我来到人间天堂——苏州,我们在拙政园、狮子林中,领略假山的乐趣,亭台楼阁的精巧。你我在假山林中追逐嬉戏,在墨蓝色的窗棱中欣赏对面的一池红藕。后来天色昏沉,不知不觉竟淋到了一滴雨。你忙为我找到了一个休息的长廊,叫我坐下避雨。我们静静的坐在长廊上看雨碎江南,雨打芭蕉。在吴州,我们一同乘坐画舫,听着苏州小调,幻想着姑苏城外的寒山寺,夜半到客船的钟声;我们爬上虎丘,意在深深的剑池中找寻当年吴王夫差留下的那把举世无双的剑,我们在古朴典雅的山塘街,悠然自得地走着……我向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却不知,我是渴望在诗话小镇中与身着一袭素衣的你前行啊。

  前几日夜半偶然收到了一条短信:紫禁城下雪了!我激动万分,一个鲤鱼打挺,想象着千里迢迢的紫禁城被雪覆盖的样子,应该很美吧?闭上眼,眼前似乎是白茫茫的一片,红宫墙若隐若现。那年寒冬,你我各着一身华服,来到了千里之外的紫禁城。我身上的正红斗篷绣上了几朵梅花,正如你所说“紫禁城生活的故人总是命运多舛,男儿天妒英才、女儿红颜薄命的数不胜数,或许他们的心事唯有红梅白雪知。”那时的我年少无知,现在想来那或是一份孤独吧。我不禁想到我们在雪中漫步,让我们和这座紫禁城白了头;想到我们躲在屋檐下,用纤纤玉手接下漫天飞舞的雪花;想到我们坐在古朴的木头椅子上听雪落下的声音……过去的种种让我爱上了紫禁城,却不知,我是憧憬见到大雪纷飞中的你啊。

  从前我一直以为我对雨中江南、雪中紫禁有一种别样的情感,但当我独自一人领略这大好河山时,却找不回当初的怡然自得。我终是明白了自己的心——我是对你有一种别样的情感啊,表姐!无论外面的山水多美,我都只愿和你共同欣赏,你给予我关爱,我给予你依恋,与你在一起的岁月,是紧张学习后的半暖时光,即使那是回不去的年少时光,都值得我珍藏一生,永不遗忘……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你蓦然回首,牵起我的手……

  你看那灯火映照下的紫禁城,像极了多年前的样子……

  你说芳草明年绿,故人不同看。

  我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情感的作文 篇2

  这里所叙说的支离片段,虽是从梦中拾来,却也好似如大多数人的平常心态。

  那是在,仿佛是在红尘之外,每个人都可能到达的去处,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去处。低矮的土墙外,一望无际的麦田散发着幽香。将近二十年前的碎发,映衬的嫩嫩的脸没有改变。微笑一改往日,那日婉然飘忽的身段,将一夜通宵的字眼滑落,所谓的情感变成永远的记忆。现在过得如何,不得而知。只是数天前在街上的偶遇,大模样没有改变,还是那走势,还是那种擦肩而过。现在又走得这样近,仿佛身为一家,却又似从二十年前开始。

  忽然又转换了场景,自己仿佛端着菜盘进了一间小厨房,随后飘至的身影忽地把门反锁,眼角的泪哗哗而出。那种委屈已经淋漓尽致:为什么不理我!为什么那么冷漠!自己已经记不清说没说话,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接着就相约往深夜似的田园走去。一路相拥,自己的那份呆滞可想而知。她又跑向了前方,自己在一座院落里找到了她。她正在一个压井前洗衣服,旁边坐着一位慈祥的老太太,笑眯眯的看着我们幸福的样子。她打着赤脚从水里出来,向我走来。自己的故事在将近黎明的时候忽然结尾,开始细细品味那仍在流淌的余韵。

  人生在世,都不是没有感情的人。这里所说的感情,在每个人情窦初开的时刻有所遭遇时会刻骨铭心。那里的身影,那种笑容,那种历经时光抛却羞涩略显放荡的举止,是不是世俗所说的初情的表现?所有的描述都不是那么细腻,因为只是在勾勒大致的感觉。人的感情是丰富的,丰富得足以理智地对待情感,足以现实地安排生活,足以超脱和升华人世间最纯真最原创的想念。

情感的作文 篇3

  自己的事情刚有点稳定,老父的病情以为动了手术就会好的,在一天天的恢复中,母亲依然以她一直都有的耐力照顾着父亲,我因为自己经常住院,也顾不了许多,弄的姐姐对我意见好大,但我只能听凭她的数落。心里说不出来的滋味。

  前几天突然接到老父的电话,听着他微弱的声音,我的心里一沉,以为会怎么样了呢!原来是手术感染,可能要动二次手术,可是那么大岁数了,哪里还能折腾啊?老父在南京的那几天我也去不了,心里很惭愧,真的我做的不好。虽然父亲喜欢我,希望我在他身边。可是我自己都照顾不了自己,前天老父回家了,我也回家看看吧,不论我们谁走在前面,但在心里我还是希望父亲健康。

  和老父拉拉家常,又尽力的帮着母亲做点事,我准备陪父亲一段时间,晚上换药的时候我才知道,父亲的病是会传染的,我戴上口罩和一次性手套,掀开父亲的被子,我的眼泪在眼里打转,曾经那么精神的父亲身上一点肉都没有,只剩下骨头,外面包着一层皮而已,去年年底手术的时候,我照顾他,他还不是这样啊?怎么会瘦成这样了,强忍着泪水,换好了药,我止不住的走出了家门,离开家门,我的泪水就哗哗的下来了,哽咽着声音哭累了,才回去,晚上父亲继续和我唠叨着,我静静的听着,不时的说上一句,他好开心,他不要我陪他去石家庄治疗,可是,除了我又找不到合适的闲置人,可是父亲坚决不肯,只是告诉我手机24小时开机,只有父母体谅我的苦衷,可是这样我心里不安啊。第二天早上硬是被父亲逼着喝了点稀饭,赶我回家,可是他不知道我哪里还有家。

  今天父亲去石家庄治疗了,弟弟和母亲送去的,我放心多了,在这里祈祷父亲,早日康复,恢复以往那个精神矍铄的老人,我喜欢他的安详。

  上天保佑您,父亲平安,健康!不孝的女儿只能为你做这些了,我知道您理解,但我心里好不安!

情感的作文 篇4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切实提高小学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在作文教学中,往往会遇到许多影响作文教学质量的因素。笔者认为,情感因素是作文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它具有调节行动的功能和信号交际的功能。所谓调节功能指情感作为动力,有引起和维持行动,排除前进中的障碍的作用;其信号功能即通过表情实现的交际功能,包括肢体表情、言语表情和面部表情。

  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要正确而深刻地认识事物,并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就必须靠真挚的情感去体验。

  首先,情感和认识过程紧密联系,认识是情感的基础,情感依赖于认识。客观事物只有当它被人们认识了的时候,才有可能引起人的情感。但情感又作用于人的认识,既可以推动,也可以阻碍认识过程的发展。例如,对一种事物的喜爱,能促使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去认识它,了解它;相反,如果我们讨厌一种事物,就可能性不去理睬它,甚至就在眼皮底下也视而不见。

  其次,饱含情感地认识事物,使事物也染上感情色彩。而带上感情色彩的事物,往往更容易为我们认识和接受。例如:在险滩处处、重峦叠嶂的三峡间行船本是件辛苦的事、惊险的事,可是在《早发白帝城》一诗中,由于李白当时是途中遇赦,满怀喜悦,所以使选种也充满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轻快、欢乐气氛。又如,小语第七册中的《古井》一文,作者由于喜爱古井,而觉得乡亲们取水经过家门前时,“桶儿叮叮当当,扁担吱悠吱悠像一支支快乐的乡间小曲。”“门前的路面湿漉漉的,老是像刚下过一场春雨似的。”这样,高使行一原本抽象、呆板的事物变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最后,文章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文章的灵魂。所以说,语文不但具有工具性,而且有情意性。一篇好好的文章总是倾注着作者强烈的情感,没有情感的文章就如同一个没有灵魂的人一般。而许许多多的文章都是在作者激情如注的`情况下诞生的。例如选入小学课本第十册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被称为唐朝著名爱国诗人杜甫的“生平第一快诗”。当时由于“安史之乱”,国家四分五裂,民不潦生。作为因战而流离失所的诗人,渴望祖国统一,返回故里的心情是非同一般的,当听到“安史之乱”的叛军头目史朝义兵败自杀,河南河北相继收复,祖国得于统一的消息,而极流泪,欢喜欲狂,于是挥笔写下了这流传千古、饱含激情的好诗,可见,情感对文章来讲是至关重要的,缺乏情感是不可能写出好文章的。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情感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人的情感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由于小学獐情感容易受到具体事物的支配,所以,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计有关教学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辅导学生写一篇介绍暑假生活的作文。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爱听故事、讲故事的心理,以故事的形式告诉学生自己暑假生活里经历过的一些事,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然后让学生想想自己暑假生活里经历过的事情,这时学生往往就有一种跃跃欲试,不吐不快的心理。这时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引导把自己的小故事讲出来。当然,事情一旦叙述清楚,再动笔把它写下不来,就不再困难。

  第二,引导实践,培养学生情感。

  实践是情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观察实践,认识生活,才能为作文解决源头问题。例如写一个劳动场面的作文,首先必须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劳动锻炼。只有经常参加劳动,才能对劳动的艰辛有所认识,对劳动成果的甘甜有所体验,对劳动快乐有所感受,文章的内容才比较真实、充分,而且有真情实感。如果平常没有参加劳动,只能三言两语写自我服务劳动,或者从有限的几次卫生大扫除中去搜索枯肠,就写不出饱含激情的好作文。作文同生活的关系是密切的,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直生活作文的道路,克服作文教学脱离生活,脱离学生实际的弊病,把各种实践活动引进作文中来。组织学生参观访问、旅游、搞科技小制作和小实验,参加各种活动和体育活动等,从而丰富学生习作的内容,培养学生作文的情感。

  第三,教师带头写好“下水”文,熏陶学生情感。

  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希望教师经常练笔------教师善读善作,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则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故教师不断提高其水平实为要图。”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非常重视“教师下水文”。他认为学生不会写作文,“最简单的原因就是教师自己不会写作文,学生从来没有听到过教师自己议论写作文的切身体会。”从中不难看出教师“下水文”的魅力。教师爱好作文,文章写得情趣盎然,鞭辟入理,学生也会情动而辞发,逐步写好作文。

  第四,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稳定学生情感。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是保持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的一个外在要让学生喜欢写作文,首先要让学生热爱教作文的老师。为此,教师应以一个朋友的身份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帮助他们解除苦恼,和他们一起阅读课外书,一起讨论读后感,获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这样,学生在作文时就敢于大胆地把一些真实的事情、心理真实的感受写到作文中去。从而做到作文内容的真实具体,有真情实感,也使学生更加喜欢写作文。

  第五, 肯定成绩,深化学生的情感。

  根据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的研究发现,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即成就需要。小学儿童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学业成就范围内。在作文过程中,肯定学生成绩是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有效措施之一。对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热情鼓励原则、区别对待原则和个性培养原则。注意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哪怕是一个好词,一个好句都予于热情鼓励和适当表扬。为使学生有更多成功的体验,我们可以经常创设一些让他们表现的机会,如:片断练习、即兴作文、口头作文、活页作文等。一旦发现学生的进步和优点,就给予肯定,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作文中成就需要得到满足,就一定会更深层地喜欢一写作文。

  由此可见,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喜欢作文的情感是至关重要的。做到了这一点,你也将体会到作文教学成功的喜悦。

情感的作文 篇5

  亲情,只在我懂事之前。一个月前,一份“淡淡”的亲情也断开了,奶奶的溺爱也使我没有任何安全感。长大……还没有,也许我就是自己的亲人。

  妈妈,在我遥远的记忆里,你是百般呵护我的。现在,一切都没有了,只在每学期的开学时,送我回学校。爸爸,两个月没见了,你还好么?你天天在郑州忙东忙西的,我想你了,国庆节你回来么?姐姐,你走了以后,我就没人说话了,你知道一个人在家多寂寞么?不是玩电脑,就是看电视,我在家过的日子太寂寞。

  我在家天天希望快点儿开学!想起小时侯去八里沟玩,开着车在路上有说有笑的,当时我们还在一起玩水。想起小时侯,我生病了,在住院部,你们脸上关切、温暖的笑,我感觉我是天下最幸福的人。我希望全家团聚,不希望四分五裂!为什么我爸让我转学我不转,这个理由我想了好久没想清楚,只是内心有一种直觉一直在提醒我不能转学。现在我想清楚了,因为这里的友情重于亲情,这里有同学的真诚、老师的理解,有我想要的温暖。

  我想要亲情,但现在只能用友情来不这个缺口。感情里少了一个,不正常。我好想让它变正常!

情感的作文 篇6

  星期六是小丽爸爸的生日,小丽想给爸爸一个天大的惊喜——给爸爸过一个难忘的生日。

  一大清早,小丽破例没有睡懒觉,等爸爸上班一走,就迫不及待的拉上妈妈去商店采购。首先去蛋糕店定做了一个大蛋糕,然后又去超市买拉花、气球……妈妈今天特别大方,就像小丽的大钱包儿,随便花。

  回到家,小丽卖力的吹起五颜六色的气球,一串串的挂满客厅,拉花也七缠八缠的爬满角落。妈妈在厨房开始准备丰盛的晚餐。终于,小丽忙完了,她擦了把汗,满意的看着自己的杰作,想象着爸爸惊喜的样子,不禁笑出声来。她的眼睛忽然落在那个蛋糕上,上面一头栩栩如生的老黄牛正在低头吃着新鲜的青草,这可是有寓意的:爸爸属牛,妈妈也总是形容爸爸是家中最勤恳的老黄牛。旁边鲜花、水果五彩缤纷,那是小丽最想献给爸爸的。看着看着,越发让人垂涎欲滴,口水像小河一样源源不断的从小丽嘴里流了出来。“不能先吃,一定要等爸爸回来一起吃。”小丽暗暗想。她又小心翼翼的在蛋糕上插好蜡烛,开始耐心的等待。

  晚上,爸爸下班回到家。打开门,屋里漆黑一片,十分寂静。“怎么没人?”他自言自语的说。就在这时,妈妈和小丽一起点亮了蜡烛。明晃晃的烛光下,客厅星光闪烁,变成了童话世界。“今天是我的生日,哈哈,我都忘了。”爸爸一边哈哈笑着,一边用力的抱起小丽,他眼角有晶莹的泪花闪动。

  这时,妈妈端出香喷喷的菜肴。“这是你闺女为你点的菜,都是你爱吃的。”爸爸看了看问道:“怎么没有小丽爱吃的菜呀?”小丽开心的说:“没关系,只要爸爸爱吃就行了。我以后再也不会因为饭菜不好乱发脾气了。”“我的闺女长大了,懂事了,这是爸爸过的最开心的一次生日!”说完,爸爸用力的亲了小丽一下。

情感的作文 篇7

  眼前迷雾萦绕、烟气氤氲,有时还出现幻境,情感告诉你前方是一片美景,而理智却说那可能是万丈深渊。情感偏重于主观感受,理智则更多是客观的认知与判断。理智与情感,二者各有所司、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对个体而言,理智是遏制情感过于放纵的缰绳;对社会来说,理智是调节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前提。自古以来,感情用事、情大于法导致亡国、贻误前途的案例比比皆是。多少昏君亲小人、远贤臣,理智脱缰,江山难再,成为亡国之君;多少庸吏吃喝玩乐、声色犬马,丧失理智,草菅人命,遗留千古骂名。相反,理智战胜情感,则会成就佳话。譬如“铡包勉”中,包拯面对将他抚养长大、如亲娘般的嫂子,任凭她苦苦哀求,依然铁面无私,挥手让手下压下铡刀;还有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尽管诸葛亮历来赏识马谡,二人亲如父子,但即使“挥泪”,诸葛亮也得斩掉违犯军纪之人。虽说理智有时带给我们的是痛苦,但即便如此,我们仍旧需要与理智为伴。一个人,做事时理智大于情感,他就是一个明智的人;一个民族,法制约束大于情感维系,它就是一个成熟的民族、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民族。

  前段时间,“河南大学生家门口掏鸟窝获刑10 年半”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媒体舆论和网民对此事的观点各不相同,甚至针锋相对。有不少网民议论说“人命不如鸟命”,但从理性的层面讲,不少人野生动物保护意识淡薄,因此,一件与野生动物相关的案件能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是一件好事,通过讨论甚至辩论,能让大众增加对野生动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进而增强法律意识——这是理智的力量。

  我们推崇理智,但并不是让人远离情感、淡薄情感。比如,有人冷眼看着街角乞讨的老妇人,推开她递过来的装着几毛零钱的碗,并且大谈特谈“所有乞丐实质上是借同情心行骗”的所谓“醒世恒言”;而有的人会萌发同情心,把身上用来买零食的钱轻轻放进她的碗里。我们赞赏第二种人,因为我们相信:“理智是一颗冷酷的太阳,它放射光明,可是教人眼花,看不见东西,在这种没有水分与阴影的光明底下,心灵会褪色,血会干枯。”

  缺乏感情的生活会让人麻木,缺乏理智的生活会让人失去控制;社会因理智的约束而更规范,人生因情感的润泽而更鲜活。给情感准备一份理智的保险,在生活的甜腻中加点理智的咸涩,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多几分生气,添几笔色彩。

  ① 从生活情景引出话题,并给话题内涵定位,为下文议论奠基。

  ② 从正反两个方面概括举例论述,从个人和民族两个层面论述理智的意义、价值。

  ③ 结合热点事件阐述理智的力量,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

  ④ 结合身边小事论证“推崇理智不是让人们远离情感、淡薄情感”,深入浅出;同时引用材料中的名言,恰到好处。

  ⑤ 结尾得出结论,概括准确,见识颇有力度,体现辩证思维。

  

  内容19 + 表达19 + 发展18=56 分

  

  本文作者把理智和情感结合起来展开论述,立意中肯,思维辩证。文章材料丰富,论据充实,既善于从历史层面中掘取素材分析论述,又善于立足现实选择素材,增强了议论的针对性。尤其是,文中不少地方语言富于概括性,体现出良好的议论素养。

情感的作文 篇8

  摘 要:在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的感受并不轻松,尤其在各种媒体信息的交流,其时效性都远远超过了书面表达形式的情况下,作文教学的意义已经让许多人开始怀疑,要求也在随社会的进步同步提高着,但是方式方法不论进行怎样的革新,多少年来存在的假、大、空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不少教师选择了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力求通过活动,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习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提高作文兴趣。然而遗憾的是,每次活动过后,学生诉诸笔端的仍然少有亮色,要么是对活动过程的琐碎记录,要么便是对某种现象、事理的肤浅认识,缺乏真情实感。因此,教师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尽管说缘木不可求鱼,然而,缘“水”为何仍不见“鱼”呢?毫无疑问,关键在于水。从一篇题为《情动而辞发》的文章中受到启发,开始了作文教学中的情感培养尝试,效果明显。

  关键词:作文;情感;突破

  一、培养情感,让学生有感而发

  其实,我们现在所面对的中小学生,一半以上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特殊环境里变成了所谓的乖孩子,家长的期望是学生的奋斗目标,老师的要求是学生的行为准则,他们把自身交给了课堂和老师,没有更多的精力去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没有任何的必要去介入柴米油盐等生活琐事中的喜怒哀乐,他们成了地地道道的人体计算机。既然已经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创设情境,带学生进入一个人为设置的教育场景或者是亲身经历现实生活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我们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要丰富学生的生活,激发他们感受生活,促使他们思考生活,从而激起他们的写作激情。人为的和有意的,它就具有计划性、目的性,所以更具有时效性。

  二、吐露情感,让学生笔下生花

  为了让学生吐露真情实感,教师也需要创设情境和特别的引导,否则,即使有了真情实感,学生也会忽视了它,不把它看做是作文真正的灵魂。在一个班的作文课上,我就这个班的几个同学和另一个班同学打架的事作为素材,就事论事,自拟题目作文,效果不错。

  三、梳理情感,让作文收放自如

  学生最直观的感受是肤浅的,如果教师顺便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找找茬,学生的思路会马上集中在一条主线上。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趁热打铁,帮助学生处理好以下几组关系,让作文主题更鲜明。

  1.情与境的关系

  情是内在的,境是外在的。情的传达依赖于境的创设,两者一表一里,融为一体。好的作文应该话语蕴藉,情调含蓄朦胧。中国传统诗学中,强调“比兴”手法,就是避免直白式抒情。学生在写作文之际,应该注意情与境、情与声的结合与交融,做到情景交融,声情并茂。

  2.情与理的关系

  一篇优秀的作文,应该情理兼备。理,包括事理与哲理。事理是艺术作品的构成层次,对于叙事性文章,不可或缺。哲理是潜藏于作文之中的人生意义,是最富有魅力、令人回味无穷的。但这些事理和哲理,都应该被情感化、心灵化、诗意化。

  3.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作文写作应该是对个别情感的具体描述,不能从一般概念出发去寻找例证,而应抓住生活中富有特征性的独特情感,在特殊中显出一般,才能产生有限见无限、言犹尽而意无穷的境界。达到个别与一般的统一,才能避免模式化、套版化写作。

  四、升华情感,让作文主题鲜明

  如果说文章是一棵大树的话,情感体验便有如树根,“根深”才能“叶茂”。那么,作文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去梳理情感、升华情感呢?这就要求训练他们的“内省力”。我国古代的儒学家曾把内省力的自我训练作为道德修养的手段之一,强调应该“日三省乎己”。这种建立在严格的道德自律基础上的主体对自身心理的内省正是培养体验能力的有效途径。因为只有“内省”才会“自知”,行文时才不会将感受仅仅停留在纷乱的现象上去做零碎的记录,才能写出声情并茂的文字,流露出真情实感,抓住读者的心。

  综上所述,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不仅要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梳理并表达情感,同时还要通过“内省”和反思,使这种情感得到进一步的提炼和升华。这样的基本功练好了,作文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自然也就有话可说,有理可讲,有感可发,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也就声情并茂、感人至深了。

情感的作文 篇9

  我在想,一个人如果没有了情感,会变成什么?一个野兽吗。老师说,我们之所以是一撇一捺的人,就是因为我们的脑子里有感动,有良知。而不像一个野人一样,什么都不懂,也就是,什么情感都没有。

  我们的情感有亲情,友情,爱情。正因为这些情感,让我们在穷空潦倒的时候有了精神上的富足,正因为这些情感,让我们更加懂得爱的滋润。

  我们有情感,实际上就是一种更好的富足。不是物质上的,而且精神上的,同样的,我们的情感也有怜悯,可怜,同情这一类。当我们有这种的情感时,就是因为这些情感,让我们觉得生活其实还是有意义的。

  有了情感,才算是真正在人生上走过一遭。而没有情感的人,其实是最可悲的。我觉得,我们应该珍惜,我们所拥有的情感,应该憧憬,还没有遇上的新感觉。人生,有了情感才最圆满,有了新感觉的体验,才最让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