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伴我成长-高中记叙文1200字

时间:2020-08-07 09:25:03 | 来源:草料作文网

我读了名著《三国演义》,不仅让我的知识丰富了,还使我从中明白了许多道理,真可谓受益匪浅。

诸葛亮“未出茅庐,已定三分天下”的才能令我佩服。当我读了“五丈原诸葛禳星”和“陨大汉丞相归天”这两回中感受颇深,汉丞相诸葛孔明乃绝世奇才,恐怕世人无与伦比,今却因为魏延的一脚,却酿成了大错,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也许这是魏延一生中最大的错误,武候之死,我也倍感心寒,一个有着超群聪明才智又对自己的主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义之士。为了蜀国可谓是呕心沥血,这种精神令人赞叹,而且他还是一位有着杰出的军事才能的人,正因为他神机妙算,足智多谋,才有以少胜多的不朽的战役,如赤壁之战,草船借箭等。

孔明想出祈禳的方法延寿,成功的瞬间却让魏延无意间踏灭了他的本命灯,所以说是魏延一生中最大的错误。说实话,我并不想让孔明死,因为我认为他死得太可惜了。唉!人固有一死,就看死得是否有价值。不过现在他要是真的活着的话,想见他的人一定很多,如果有缘的话,说不定哪一天我梦游的时候会遇见他呢!我还可以看一看他真正长得怎么样,是不是和电视上的人一样呢?我一定让他给我讲一讲关于三国时期的许多故事,把他邀到我家坐客,见一面不容易嘛!

我从《三国演义》中了解到许多英雄豪杰,如蜀国的五虎大将张飞、关羽、赵云、黄忠等,可都是万夫不当之勇啊!我对他们有一种说不出的钦佩和尊敬,可以说是我是崇拜他们的。他们的义气、诚信和仁慈,我认为是我国传统的美德。虽然蜀国最后没有统一天下,我想是因为他的后代的原因,刘备临终前交待了三件事:一件是指出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为后文中的斩马谡埋下了伏笔,表现出齐备有识人方面颇有高出诸葛亮之处;二是写给刘禅的遗诏,令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可以服人。”这是刘备毕生经验的总结,文中连续用了两个“勉之”,语重心长,可惜刘禅却辜负了刘备的期望;第三件事是“托孤”。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刘备的话应当视为肺腑之言,而不是在玩弄手段。刘备当年“三顾茅庐”,以诚心赢得了诸葛亮的出山,“白帝城托孤”则用心进一步感动了诸葛亮,使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安居平五路”说明没有托错人。

诸葛亮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强支病体巡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乃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短短三十余字,意味深长。在给后主的遗表中,他不忘再次进行规劝,并表露了自己的清白,这是一个伟大的终结。他的智慧,他的名士风度,因为与他的人格结合,而具有了千古之下犹令人向往的魅力。人格,是其生命的基石。小说在诸葛亮死后,还安排了一系列情节来表现他的神机妙算。如,诸葛亮第一次见魏延就看出他有反骨,临终又密嘱杨义“魏延必有异志”,果然,诸葛亮一死,魏延便要抢夺兵权。当我看到“秋风五丈原”之后,便不愿再往下看了。其实《三国演义》是一个完美的整体,后面也不乏精彩的情节。只是诸葛亮的形象太深入人心了,少了他,我的心里总感到有些遗憾,我想其他读者可能也会有这样的感受。

《三国演义》这部名著,对我的教育意义很大。我以前总认为只有一些童话书和漫画书有趣,觉得这些名著之类的书籍乏味、枯燥、没意思,有时只看看《西游记》,没想到其他的名著同样趣味横生。刚上初中的时候,爸爸就给我买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而我却让它们在那里“睡”,真是有点辜负了它们。我从阅读名著中,真正享受到读书的快乐,我觉得凡是好书都应该看一看,因为阅读名著,不仅可以开阔视野,恢弘志气,提升精神境界,增强鉴赏能力,还可以观历史风云,品人生百味,享审美愉悦。往昔之国家事,天上人间尽呈眼底。

现在,我作为一名初中毕业生,更应该“好读书,读好书”,特别要到名著中汲取精神实粮,以此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更为今后个人的健康成长、早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打下坚实基础。

  • 推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