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与怀想-抒情随笔800字

时间:2021-07-06 14:04:42 | 来源:草料作文网

山川震动,山河恸哭。

云南和青海的两次地震,把袁公吴老接走了。

5月22日11:55分,人民日报还在辟谣袁老去世消息,心里默默地祈祷,不是真的!未料,午时一点多,又一次弹出消息,仍不愿意相信,期待着再次破谣。等来的,却是满屏的黑白讣告和朋友圈的各种转发。

心里酸酸的,眼睛涩涩的。

小时候,尝过挨饿的滋味,四五月份,绿油油的一片,盎然春意,却是连毛孔都想吸收养份绽放的季节,饥饿啃噬着周身的每一个细胞。放牛时候看见它大快朵颐的样子,内心羡慕无比。甚至摘来一把,却是苦不堪言。

听大人说,买米还需要粮票,一毛钱一斤,而且粮票是限量分配,家里人多,往往距离收获时节还有一个多月,只能买高价粮补充,捉襟见肘的岁月,饱了上顿还不知下顿的日子。大姐去读高中那会,先是看着大人挑上百来斤米,送到通知书中所指定的某个地方,换成大米,带到学校,再换成饭票,一餐二两,虽然麻烦,却是令人艳羡不已。

而在家里,某日,米缸见底,大人赶集买米还没回来,几个孩子眼巴巴地望向坳口,盼望那个挑着担的身影出现……小弟幽幽地跟隔壁阿嬷说,今天我爸爸不回来就“停锅”了!后来这句话被大人当作笑话传开。留在我脑海里的,是近乎绝望且挥之不去的声调。

食不果腹的日子,到九十年代终于得到改善。读高中那会,有一回和同学争论袁隆平有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奖,人物的名字最终烙印脑海,也才知道,越来越安心的生活源自这位书本中的人物,他还活跃于田间地头……

随着知识的输入,对于袁隆平,越发觉得这位宝藏老人的可敬可爱,九十岁依然在用英语和外国友人交流;为了两个宏大而具体的“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数十年如一日,废寝忘食,他曾说,他要从90后干到百零后。那爽朗的笑声,我们都信了!

他说,“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他风里来,雨里去,一身泥,一衣水,贴近大地,贴近百姓,贴近实际。有了他的贴近,我们在田野里看到了希望。

猗猗嘉禾,今盈我仓。粮丰农稳,盛世和安。他却化作夜空中最亮的星。

他的光辉不只是照耀着一个世纪,而是照耀着全人类,从时代的这一个尽头到那一个尽头。